第二十二章 匈奴入寇 5733字(1 / 2)

 第二十二章匈奴入寇

丁奉人长得黑瘦,颧骨高耸,眼窝深陷,骨节棱棱,长手长脚,身板结实无比,宛如一块钢铁。拜见我时他神色肃然,十分恭敬。我自然如接待其他英雄豪杰一样热情接待了他,任命他为无当军疾风骑某屯屯长。该屯长在伏击袁术一战中牺牲,职位尚空缺。

外面传报刘备使者赵云求见。我神色不变,心中却紧张起来,终于见到这个传说中的人物了。见刘备、张飞时都没有这般激动。赵云字子龙,常山郡真定人,生于公元168年。历史记载“曹操将精骑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及于当阳之长坂。刘备弃妻子南走,赵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这就是历史上对当阳长阪大战的全部描述。历史评价他“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腾之徒欤?”不过以刘备知人之名,在世时却很少让赵云独领一军作战,可见赵云在刘备心目中乃是一员忠心耿耿、勇猛无敌的猛将,而非独当一面的帅才。倒是诸葛亮北伐时曾分兵两路,任命赵云与邓芝抵抗曹真大军,自己攻祁山。

不说我心中胡思乱想,赵云已经被引入厅内。虽然只一身简陋的盔甲,身上也没有兵器,但那种逼人的杀气扑面而来。我背后站立的武琅和淳于通都紧了紧手中的铁矟,身子绷紧,两双目光牢牢锁着赵云。为他杀气所牵引,两侧坐着的众将也都屁股离开脚跟,上身直立,手按在腰刀柄上,华雄、太史慈等人目光中更是暴射出异样的神采。赵云却恍如不觉,径自向前,走到厅中央,向我拱拱手,道:“赵云拜见大将军。”自然随意,像是屈尊来见我一般。我抬手虚按,压制住暴怒起来的华雄等人,上下打量赵云。

他很英俊,英俊得让自诩英气勃勃的太史慈也自叹弗如;他很白皙,皮肤完全没有北方人饱受风沙的粗糙,尤其是与我们这些人一比更显得面如冠玉,光彩照人。肩宽胸阔,腰细臀窄,身材修长挺拔,与太史慈身形有些相象。双眉漆黑,眼神清澈,神光内蕴,只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他武功的造诣在众将之上。即便是我,与他交手也不敢掉以轻心。

我离席出来,将赵云引入左首第一席,笑道:“久闻常山赵子龙大名,今日一见,果然盛名之下无虚士,真英雄也!”赵云淡淡道:“大将军过赞了。赵云无勇无谋,而得大将军错爱,实是惭愧。”声音清朗激越,隐含一股杀伐之气。我微笑不语,心道:赵云啊赵云,古人云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在我的攻势下,我倒要看看你能撑得多久。立即任命他为赤菟营某曲曲将,封归义侯。日日带在自己身边,出则同行,入则同座,情如兄弟。赵云无喜无忧,淡然而已。我也不气馁,如果能够这么容易归服那也不是赵云了。他的几百私兵如今还由其堂兄赵适率领,在刘备军中,可见并无投效我的意思。大概想学许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吧。

公元192年秋8月,我率军进逼居巢,袁术大将纪灵不敢出战。我探明城中兵少,急攻之。十日后,城破,纪灵逃奔庐江首府舒县。我兵临舒县城下。袁术遣使求和,我不许,攻之更急。袁术半夜袭营,贾诩早有防备,布下陷阱,太史慈枪挑敌兵主将、原葛陂大贼宋礼,袁术大败,闭城不出。

皇甫嵩遣许褚将兵数千人,并攻城器械来助。舒县城墙在投石车覆盖性打击下,南城墙崩塌了一个大大的口子,袁术更加窘迫。虽然几次打退我军冲锋,但自己伤亡甚重。又且城中吏民恨他杀了陆康,内怀叵测,不甚归服。五日后,我军与城中吏民里应外合,攻破南门。袁术向北奔逃。我军追击,克临湖,在襄安县城下与陈温相持。这半个多月的攻城战,我军损失不小,我不愿再图增伤亡,遂遣使者以朝廷名义晓喻陈温,令其退兵。陈温斟酌再三,终于退出襄安。

袁术重重贿赂陈温左右心腹,并写信深结盟好。陈温惧怕我攻打九江,觉得袁术的几千残兵还有用处,便收留袁术,令其屯于历阳,对于我令其交出袁术的命令,充耳不闻。我勃然大怒,遂命军中文书写檄书,准备兵进九江,将袁术和陈温来个一锅端,反正以他们这些军队我也不放在眼里,估计不出两月就可将九江全境拿下。

这时,长安却送来荀攸的急信。我看完后大吃一惊,递给贾诩。贾诩脸色凝重,道:“请主公速速回京。”我怀疑道:“匈奴哪来的那么多人?会不会是以讹传讹、自相惊扰?”贾诩摇头道:“应该不会。公达做事稳健细致,定然已经打探清楚。上次郭泰和于扶罗被长平击退后,对朝廷心怀怨愤,又加上今年三辅大丰收,两人必然是觊觎我们的粮谷,因此才招须卜骨都侯共为寇掠,号称三十万虽然有些水分,但白波贼十万、匈奴骑兵七万应该不是虚数。”我在脑中努力搜索着有关匈奴的情况,努力回忆着历史上的记载,道:“于扶罗不是与须卜骨都侯有夺国之恨吗?怎么会邀请他?”南匈奴于公元179年立羌渠为单于,公元187年,前中山太守张纯反叛朝廷,率领依附他的鲜卑士卒攻打边郡。灵帝下诏征南匈奴兵,以幽州牧刘虞为统领讨伐张纯。羌渠听从皇帝召唤,派左贤王带骑兵去幽州。其部众不愿为朝廷出力,公元188年,右部及休各胡白马铜等十余万人反,攻杀羌渠,立须卜骨都侯为单于。羌渠之子于扶罗率众数千人逃奔河东平阳,自立为单于。

灵帝崩后,天下大乱,郭泰等起于白波谷,于扶罗遂与郭泰结盟,肆虐并州、司隶诸郡县,朝廷无力征讨,并州残破,即便有地方长官也都是龟缩在大城中。比如河东太守王邑基本上就安邑那块巴掌大的地方,河内太守张扬也是缩在怀县。由于盗贼众多,老百姓都聚集成堡垒坞壁,自给自足,不受任何人调遣,形成大大小小无数股势力。王邑和张扬名为朝廷官员,其实与盗贼差别也不大,也经常出城抢劫。黄河以北、太行以西土地的人民过得都是兵荒马乱、朝不保夕的日子,民生凋敝,人烟渐稀。

西汉强盛,屡屡向北用兵,匈奴遂分裂为两部,南匈奴内附。东汉建立后,继续打击北匈奴。北匈奴受到汉朝和南匈奴的联合打击,无法抵抗,公元1世纪左右西迁。鲜卑西进占据了北匈奴的地盘,势力强盛起来。南匈奴受鲜卑威胁,遂屯居于五原郡、朔方郡一带,并逐渐内迁。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南匈奴仍有数十万人口,个个都能骑马控弦,实力不可小觑。于扶罗只数千骑兵,倒还不惧,但根据荀攸信中所说,须卜骨都侯此次南下带了七万骑兵,这可不容易对付了。这厮到底是前来抢劫,还是因为被鲜卑逼得站不住脚,想一举攻陷长安?

班师是我唯一的选择。三辅乃是我的根本,绝不允许任何人动摇。遂任命李通为庐江郡丞,掌军,调刘政过来辅助他,兵力数千,拓展疆土不用想,但守住庐江总可以吧。

我回头眺望舒县隐约可见的城墙,不知怎么的心中有些不安。来自何方呢?匈奴大举进犯,骑兵七万,虽然声势浩大,但我有渭水天险,待到冬天其必然退兵,所以没有什么可忧虑的。袁绍与张燕的战斗中渐渐占了上风,但一时半会抽不出手,不会对我构成威胁。刘表守成有余,在我对他大加褒奖、暗示自己承认他割据地位后心中欢悦,不再有北上之念,也不足为虑。倒是曹操这厮表面上老老实实,实际上不知再打什么鬼主意,我真还不知道他到底会不会乘我将大军调回京师、东方空虚之际采取什么雷霆行动。

还有,这次回去以后要好好肃清一下董卓的死忠分子。贾诩已将淮河遇刺事件调查清楚,那些高手乃是西凉祁连剑派和铁矛雍家的人物。马义已被他们所杀,在威逼利诱之下,马义手下才听从他们指挥,安排了刺杀我的阴谋。在大军围攻下,马义军已经投降,我只是诛了几个首恶,其余倒没有为难他们,重新对这一千多人进行了整编,补充兵员,成立怒蛟营,在阳泉重新规划码头,建立水军基地,任命原无当军曲将车援为营司马,受李通节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