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当世英雄 9026字(1 / 2)

 第十八章当世英雄

留守长安的荀攸等人送我到城外三里长亭,拱手而别。我带着贾诩及军事整编考核小组,率六十赤卫、三百赤菟、一千疾风骑,扬尘东去。各地郡县长官恭候于途,我下马一一温言勉励。经过弘农时还视察一番,看到弘农太守苏则屯田搞得有声有色,地方上人烟渐多,十分欢喜,大加赞扬。

出发五日后到达洛阳,在河南尹朱儁(即俊)的陪同下前往中牟。命屯兵于许县的皇甫嵩领兵速到中牟汇合,相关工作暂时由治中张范负责。三日后,我阅兵于中牟大校场,站在高台上看着排列成巨大方阵的近两万士兵,神色不动,不置可否。杀气不够、严整不够、纪律不够,只这三项就决定了这支队伍无法成为真正的精兵。以前训练出来的无当老兵只有两千左右,还勉强够看,其他士兵根本不行。

这次我惩于虎豹军叛乱之鉴,决定小心谨慎地进行整编,不再急于求成。于是终日与营、曲、屯各级军官谈心聊天,指导士兵们骑射和武功,晚上则由贾诩等给各级军官上课,向他们讲解军事知识、战略战术,最重要的是军法纪律的重要性。

一直拖了两旬,在所有军官的思想工作全部做通的情况下,我宣布进行整编。军官选拔方法同虎豹军一样。

那些没有选拔上的军官经过征求意见,大都放到地方上任为尉官,负责缉捕盗贼等工作;有些愿意从政的也可以暂时去做县令的副手。那些筛选下来的士兵全部解甲,在许下屯田。

高顺无当军和皇甫嵩管辖的兖州兵经过合并,裁减掉一半士卒。这两人没有对军队的名称提出异议,仍旧称“无当军”。我以高顺为无当军统帅,录讨李傕、战孙坚之功,封镇东将军。将疾风骑归入无当军,作为骑兵营,以原疾风骑长官李封为营司马,以宋宪和杨定为两个步兵营司马。同时上表,免去马日磾太常之职,由皇甫嵩担任,但皇甫嵩并不回京,仍旧兼任豫州刺史,主要是处理地方政事,不再直接统兵。免去韩融少府之职,由朱俊担任,朱俊仍旧兼任河南尹,如皇甫嵩故事。不过我命令如果发生大事,三人要精诚合作,共同应对。一旦一方有事,另一方必须无条件地迅速支援。我与贾诩还征求他们同意后制定了具体的应急方案。

骁骑军各级军官主要是我以前的班底,整编比无当军还顺利。以张辽为骁骑军统帅,录前后之功封镇南将军。张济、樊稠为两个骑兵营司马,乔蕤为步兵营司马,王方为步兵营副司马,仍旧屯兵鲁阳。张济所领的骑兵营基本上还是他原班人马,张家骑兵十分骁勇是一个原因,张家在凉州乃是大族也是一个原因。做任何事情都会有变通的。此外,依附于我的李通等豫州、兖州豪杰也并未纳入整编范围,还写信盛加安慰褒奖,立下誓约绝不夺取他们的私兵。

我的考虑是:目前占领的八郡经济、政治、军队必须都由我绝对控制,它将是我扫平天下的根本。这三万精兵必须掌握在我手中,它是中心,是主干,是雪球的核心,李通这样的豪杰是繁茂的枝桠。只有主干雄壮,才能收拢更多的枝桠,才能支持起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当年的刘邦、刘秀,现在的曹操都有自己的核心军队。我没有他们那么大的亲戚宗族,又不能涸泽而渔在董卓肆虐过的关中大肆征兵,所以只能采取霸道手段了。虽然现在可能会让某些将领产生不满,让某些观望的势力产生疑惧,但,这是值得的。那些观望势力我不会再动,当然,这需要时间来证明,使他们重新信任我。

整编完成后,我将拥有精锐正规军近三万,加上京城卫戍精兵三千,正式依附的李通士卒三、四千,豫州、兖州其他臣服势力六七千,屯田兵近两万,天下也就刘虞、袁绍、公孙瓒、韩遂马腾、刘表、刘焉六股势力能够与我比肩;袁术、公孙度、张燕等等都是第二梯队;而曹操现在兵不满万,刘备有兵五千,孙策私兵三千,单以军队数量只能算第三梯队。

让贾诩带着考核小组进行军官选拔,我利用这段时间在兖州、豫州大张旗鼓地招募贤士英雄。我发现前段时间朝廷下发的求贤令很多地方根本就没有下发下去,原因是林林总总的盗贼堵住了道路。这次我带着几百铁骑亲自下到各个郡县,张榜求贤,只要忠诚为国、确有真材实料即可,不论出身高低、亡命与否。果然效果非凡,应者云集。

当然,偶尔也会碰到几个自称才比管、乐,实际乃是草包的骗子。华雄拔刀就要砍掉,我制止了他。这几个家伙也是被饥饿逼的,况且胆子不小、口才不错,另有用处。于是发放衣服和盘缠,包装一下全部放到郡县去,让他们向老百姓宣传我的威德。

这些贩夫走卒、江湖亡命,虽然大多数没有条件骑马,但身负神力,勇武过人。好几人与华雄、陈卫在伯仲之间。还有几人身手敏捷,飞檐走壁如家常便饭。这些家伙形貌凶恶,眼含杀气,刚加入我军时都桀骜不逊,动辄互相殴击。不过,几天相处下来,他们一个个都变得老老实实,看到我时屏息凝神,又敬又畏。

这期间我也派人向谯县许褚多次致意。许褚十分客气,必恭必敬地送给我十几个剑客,并奉上宝剑一把,但表示自己性情鲁莽,不堪军中约束,不从我的征召。手下将领都大怒欲征之,我全部予以拒绝,道:“人各有志,不要勉强。”这件事流传开去,草莽间观望的英雄豪杰认为我豁达大度,有人主之量,前来投奔我的更多了。原宥一个许褚却得到无数许褚,值啊。

这几个月时间我组织张辽、高顺、李通三人以练兵为目的,对汝南郡内的小股盗贼进行征讨,大股盗贼如汝南刘辟、葛陂宋礼等都有众数千,先暂时放放,能抚则抚。小股盗贼剿灭得七七八八,大股盗贼表面顺从后,我调杜畿任汝南太守,力图使衰落凋敝的豫南恢复过来。

边让前来拜见过我。我发现任命这个须发半白的老头子为兖州刺史是极大的失误。此人除了学问大、书读得多、清谈厉害之外再没有什么值得夸赞的地方,而且还是一个十分极端的道学家,看谁都不顺眼。我的出身自然也是他诟病的地方,不过鉴于是我举荐的他,所以还算客气。兖州政事基本上都是治中和从事在主持,他就是每日里举办宴会、诗词歌赋、清谈度日而已。

我整军的这段时间,中原形势也是风云突变。曹操大破黄巾于寿张县东,并引兵追击。其间鲍信战死。黄巾军逃到济北国,疲惫穷促,原来依附鲍信的于禁又领兵抄了他们的后路,全部投降,有士卒十多万,老百姓几十万。曹操选拔其精锐,号为青州兵。这一仗,曹操手下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李典、乐进、典韦、杜松等都大放异彩,显露峥嵘。曹操军队数量达到一万四五,已经不可小觑。

听到战报,我大吃一惊。曹操这家伙没有兖州做根基,还能这么厉害啊。正准备称朝廷命令对他嘉奖,并要他就地驻守,却收到他的上书,称公孙瓒自行置青州刺史,大逆不道,不等我作出反应,领兵渡过济水,急击田楷和刘备。袁绍早与曹操暗通款曲,也领兵自北夹攻。十日后,袁、曹联军大破田楷,围刘备于平原。此前,在我整编虎豹军时,太史慈曾向刘备借兵解黄巾之围北海,刘备亲自带兵击溃黄巾,救了孔融。因此,太史慈向孔融请兵救援刘备,孔融许之。太史慈遂领兵一千进击城南的曹操营,刘备也乘机向南突围,穿过曹操营地,一溜烟跑到青州北海国与徐州琅砑国边境的东武县,与占领琅砑国治所开阳县的臧霸互通声气,立下盟约。

此战历时仅十天,曹操与袁绍瓜分平原郡,各有收获,尤其是曹操,真正成为了一个人物。但突围战中,刘备将关羽斩杜松,伤乐进,张飞、赵云、太史慈等都斩杀数名将校,损失一些士卒还则罢了,但折损大将却让曹操十分恼火,认为都是北海孔融之过,欲挥兵东下攻打孔融出气。

这时我派的朝廷使者已到达,宣布朝廷旨意,命各州郡不得互相攻伐,曹操擅自进攻别郡,其罪不小,但念其破黄巾有功,特任其暂代青州刺史;北海相孔融救援公孙瓒所置伪平原相刘备,有罪,但念其知恩图报,有古义士之风,特申饬一番,罚俸半年;伪平原相刘备擅自接受公孙瓒任命,有罪,但其曾破北海黄巾,抵罪,允许其戴罪立功。在我的压力下,曹操无奈接受调停。我乘机致书三人,征辟曹操军于禁、乐进、郭嘉,孔融军太史慈,刘备军赵云。等了几天,杳无音信,我又重新写了一次,这次口气变得强硬,隐含威胁之意。

终于,三方派人来见我了。曹操军是陈宫自告奋勇前来向我诉苦,替曹操辩护。陈宫除了眼睛太小外,长相很潇洒,摇着扇子,自命风liu,确实有东郡名士的架势。虽然是服软,但他骨子的傲气却怎么也无法掩盖,眼神中掠过的总是“竖子不足与谋”这六个字,让人很不舒服。

我不禁恶意地想,也许曹操是故意让陈宫来的,想同时害我们两个吧。贾诩和他接触一番后,认为陈宫虽然毛病不少,但确有真才实学。我来于是盛情款待,把他留下。曹操稍微抗议了两句,就再没说什么了。我想他是怕我一怒之下再提出跟他要郭嘉的茬。虽然他会打定主意是不给,但也不能闹得太僵不是,毕竟我可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啊。

而刘备军则派了一个我绝对没有想到的人。

那人大约三十多岁年纪,身长七尺五寸,胳膊很长,下垂几乎超过膝盖,耳朵很大,有种垂肩的意思,瘦长的脸蛋,目光和善,脸上留着三绺胡须,长得虽然既不威严,又不清秀,但总带着一副人畜无害的笑容,让人一见油然而生亲切之感。我脑子里的形象变幻数次,终于和眼前这人重叠起来。竟然是刘备本人!

刘备恭恭敬敬地躬身施礼,柔声道:“刘备拜见吕大将军!久闻大将军英雄盖世,今日一见,更胜闻名。”我扶着胳膊把他搀起,仔细打量这个后世鼎鼎大名的英雄,笑道:“玄德过誉了。”刘备带着十几个骑兵随从,为首一人身材甚是魁伟,年纪不到三十,身穿灰色旧布袍,浓眉大眼,高鼻阔口,络腮胡须,一张四方的国字脸,英武非凡,顾盼之际,极有威势。好一个燕赵慷慨悲歌之士!

此人是谁?我一时对不上号。便向刘备道:“玄德,这位壮士是?”刘备笑着将那英武男子拉过来,道:“翼德,快拜见吕大将军。”翼德?我目瞪口呆地看着此人向我躬身施礼,礼数周到,动作潇洒。这人脸色是有些黑,但比之我手下那些西北汉子要好多了,他就是后世的黑脸莽张飞?!

我邀请刘备入座,并让张飞也入座,张飞执意不从,坚持侍立在刘备身后。刘备歉然笑道:“大将军见谅,翼德出身草莽,是自惭形秽,不敢上席。”我摇头道:“张壮士是看不起我吧?我可听说他雅爱读书,并擅长工笔仕女图,怎会是草莽?即便是草莽,英雄不论出身,又有何妨?”刘备大喜道:“大将军的是至论。”命张飞入席。张飞向我道歉道:“大将军见谅,小人绝无对您无礼之意,只是职责在身,不敢松懈。大将军谈吐脱俗,气概凌云,想必不会责备小人说话粗鲁直率。”我和贾诩对望一眼,这张飞确实直率,直率得有点过头,明明白白是说怕我们摆鸿门宴,会对刘备不利。

我道:“君子不强人所难,张壮士既然不愿入席,那就罢了。玄德兄所来何意,尽管直言。”刘备拱手道:“大将军胸怀宽广,人所难及。刘备此来是向大将军请罪来了。”我道:“哦?你有何罪?”刘备悔恨万分地道:“刘备同门师兄公孙瓒盛情邀请我担任平原相之职,我本来心怀犹豫,但禁不住他一再劝说,且欲我朝廷和百姓出一份力,遂擅自就任。当然这也与我利欲熏心也有关系。今日之苦果,实由当日之错误,悔之无及!”我摆手道:“过去的事情就不要再提了。现在我可以给你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如果你答应为朝廷效命,我可上奏天子,封你为将军,你手下将领各有封赏,你看如何?”热切地看着刘备。

刘备感激得涕泪交流,道:“大将军恩德如海,刘备没齿不忘,愿为大将军效犬马之劳。如今四海分崩,诸侯割据,刘备愿为大将军马前一卒,平定叛乱,中兴大汉,成就大将军不世之功。若辟刘备入朝,恐怕刘备无法发挥什么作用。请大将军深思之。”说来说去,他还是心存野心,不愿为人之下。我道:“为将为相都能建立功业。玄德何必执意要带兵?恩?”目光盯在他脸上。屋内气氛一时微妙起来。

刘备愕然,脸上露出激愤的神色,突然离席跪倒,道:“大将军莫非怀疑刘备不成?刘备身为大汉宗室,一心为国,赤胆忠心,可昭日月,不料大将军却如此怀疑,刘备活着还有什么意义?”拔剑向颈中抹去。我冷眼看着他。刘备会自杀?打死我也不相信。长剑划在脖子上,鲜血溢出,我在张飞出手之前夹手把长剑夺过,命人赶紧包扎,道:“玄德兄,何至于此!”刘备泪流满面,道:“初,刘备提兵讨黄巾,鞍马劳顿,立下功劳。可宦官保持朝政,对刘备百般刁难。刘备怒而弃官,但心中仍旧念念不忘为国效力。大将军剪除董贼,拨乱反正,天下英雄奔走相告,以为终于可以一展才干。不料今日刘备来投,大将军反而相疑,天下虽大,赤心虽在,但刘备还能为谁效命呢?”张飞也是怒发冲冠,右手按在腰刀柄上,向我怒目而视,杀气滚滚而来。

我一阵尴尬,一句话没考虑好,反而被刘备这厮反将了一军。罢了,放他回去好啦。东方多事,曹操难制,有刘备在,还能牵制他一下。我本意也不是要留下他,只是想要挟他一下以得到赵云。遂把脖子裹着伤布的刘备搀扶起来道:“玄德且莫灰心,刚才只是戏言。你想为朝廷效命,我很欢喜。如今我为朝廷东征西讨,将士急缺,闻你手下关羽关云长、张飞张翼德、赵云赵子龙皆有万夫不当之勇,可愿割爱?若能为朝廷贡献良将,表示忠心,朝廷也必会给你报效的机会。”刘备脖子伤势看起来流了不少血、挺吓人,其实并不重,只破了一层皮。他眼中还含着泪水,望着我道:“大将军,刘备也想为朝廷贡献良将,无奈手下就他们三人,名虽异姓,恩犹兄弟,实在不忍分离。但如果他们三人同意应朝廷征辟,备也代他们欢喜,一切只凭他们自决。翼德,你可愿到大将军麾下?大将军鹰扬天下,你建功立业指日可待。”张飞拱手谢道:“多谢大将军厚爱,飞发誓不离兄长,若强之,飞唯有一死。”

我冷冷哼了一声,跟我玩这一套!便道:“自决?很好。玄德,关羽、张飞我不管了,原来公孙瓒手下的赵云态度如何,我要亲眼看看,不能是你空口白牙说了算。”刘备无奈道:“是。”我道:“给你十天时间,速速带赵云过来,或者让他自己来。只要你能做到这点,我会上奏朝廷表你为一郡太守,以慰你为国效力之心。”刘备脸色变化,只有答一个是字。我道:“去吧。十天期限哦。”

在刘备处碰了壁,从孔融处却大有收获。孔融修书一封派两个人给我送来了。两人昂然走入议事厅,躬身施礼。为首一人,双手高举,递上书信。我上下打量他,约莫二十五六岁年纪,眉眼斜飞,神光湛然,凌厉如电,身材修长,猿臂蜂腰,但一点都不显得单薄,整个人彪悍得如同一匹猎豹一般。此人莫非就是东莱太史慈!后面一人,年纪与他相仿,虎背熊腰,面容冷毅,双目炯炯有神,也是一条好汉。

打开书信一看,果然是太史慈!

孔融的字写的很漂亮,词语用得也很漂亮,骈五骊六,之乎者也,不过我大体能够看懂他的意思。先是恭维我,大拍我的马屁,然后大骂曹操,认为他狼子野心,必为朝廷大患,希望我尽快把他剪除,最后是再次表达对朝廷忠诚之意,派太史慈到我帐下效力。

虽然他的文章很有煽动性,但我心中雪亮,孔融割据胶东,一向不大服从朝廷,现在见曹操上门了,又摆出一副赤胆忠心的架势,实在可笑。他恭维我,不过希望我能够与曹操拼个鱼死网破罢了。诚然,现在我如果倾尽全力,应该可以拿下曹操,但一是师出无名,二是必然损兵折将,河北的袁绍、凉州的韩马、汉中的张鲁、南阳的袁术、荆州的刘表,还有蛰伏的刘备,这么多家伙还不乘势而起!曹操是我最重视的敌人,但袁绍这样的家伙也不能小看。我已经带动蝴蝶效应,谁能保证袁绍不会听从某个谋士的建议,乘我与曹操大战疲惫,打出“清君侧”口号,直捣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