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6.大数据和云(2 / 2)

最爽新人生 老眼儿 0 字 2020-10-22

“就是数据中心啊,我已经让几天总部成立了数据中心,以后所有分公司下属所有产品的所有使用数据,都会集中起来。”

“那……有用吗?”

杨明珏不太明白。

她虽然聪明,但她的聪明,还没有达到可以看到未来的程度,更何况,互联网是她不擅长的领域,她看不到这其中的价值也是理所当然的。

周方远笑着摸了摸她的面颊。

“当然有用了。”

当然有用了。

数据中心的成立,就意味着大数据项目的上马。

大数据,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给出的定义是:一种规模大到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四大特征。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换而言之,如果把大数据比作一种产业,那么这种产业实现盈利的关键,在于提高对数据的“加工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

从技术上看,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关系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一样密不可分。大数据必然无法用单台的计算机进行处理,必须采用分布式架构。它的特色在于对海量数据进行分布式数据挖掘。但它必须依托云计算的分布式处理、分布式数据库和云存储、虚拟化技术。

云计算这个概念首次在2006年8月的搜索引擎会议上提出,成为了互联网的第三次革命。追溯本源的话,它的产生和发展与之前所提及的并行计算、分布式计算等计算机技术密切相关,都促进者云计算的成长。但追溯云计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6年,christopherstrachey发表了一篇有关于虚拟化的论文,因为正式提出虚拟化。虚拟化则是今天云计算基础架构的核心,是云计算发展的基础。而后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逐渐孕育了云计算的萌芽。

在上世纪的90年代,计算机网络出现了大爆炸,出现了以思科为代表以一系列公司,随即网络出现泡沫时代。

直到2004年,会议举行,成为当时的热点,这也标志着互联网泡沫破灭,计算机网络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一阶段,让更多的用户方便快捷地使用网络服务成为会联网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一些大型公司也开始致力于开发大型计算能力的技术,为用户提供了更加强大的计算处理服务。再到06年,google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在搜索引擎大会首次提出“云计算”的概念。这是云计算发展史上第一次正式地提出这一概念,有着巨大的历史意义。

07年以后,“云计算”迅速成为了计算机领域最令人关注的话题之一,同样也是大型企业、互联网建设着力研究的重要方向。因为云计算的提出,互联网技术和it服务出现了新的模式,引发了一场变革。08年,微软发布其公共云计算平台,由此拉开了微软的云计算大幕。同样,云计算在国内也掀起一场风波,许多大型网络公司纷纷加入云计算的阵列。

09年,阿里软件建立首个“电子商务云计算中心”。同年11月,华夏移动云计算平台“大云”计划启动。

到未来,云计算的重要性会变得越来越强。

再说大数据。

依托云技术成长起来的大数据,同样是未来互联网的趋势。如今这个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科技发达,信息流通,人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生活也越来越方便,大数据就是这个高科技时代的产物。原时空大马哥在宝岛的演讲中就提到,未来的时代将不是it时代,而是dt的时代,dt就是datatechnology数据科技,显示大数据对于阿里集团来说举足轻重。

有人把数据比喻为蕴藏能量的煤矿。

煤炭按照性质有焦煤、无烟煤、肥煤、贫煤等分类,而露天煤矿、深山煤矿的挖掘成本又不一样。与此类似,大数据并不在“大”,而在于“有用”。价值含量、挖掘成本比数量更为重要。对于很多行业而言,如何利用这些大规模数据是赢得竞争的关键。

大数据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大量消费者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进行精准营销、做小而美模式的中小微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做服务转型、面临互联网压力之下必须转型的传统企业需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价值。

不过,“大数据”在经济发展中的巨大意义并不代表其能取代一切对于社会问题的理性思考,科学发展的逻辑不能被湮没在海量数据中。著名经济学家路德维希冯米塞斯曾提醒过:“就今日言,有很多人忙碌于资料之无益累积,以致对问题之说明与解决,丧失了其对特殊的经济意义的了解。”这确实是需要警惕的。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智能硬件时代,困扰应用开发者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在功率、覆盖范围、传输速率和成本之间找到那个微妙的平衡点。企业组织利用相关数据和分析可以帮助它们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开发新产品、做出更明智的业务决策等等。例如,通过结合大数据和高性能的分析,及时解析故障、问题和缺陷的根源,每年可能为企业节省数十亿美元。或为成千上万的快递车辆规划实时交通路线,躲避拥堵。或分析所有sku,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来定价和清理库存。或根据客户的购买习惯,为其推送他可能感兴趣的优惠信息。

还有从大量客户中快速识别出金牌客户,以及使用点击流分析和数据挖掘来规避欺诈行为等等。

这些在过去无法想象的事情,在大数据的前提下,都能逐渐实现。

当然了,大数据不是那么容易能弄成的。

受限于此时的硬件水平和互联网发展水平,大数据和云计算,这些东西想要复制出来,难度可以说是非常的大了。

当然了,如果能做成,好处自然是多多。

大数据的优点就不说了,说说云计算。

云计算的可贵之处在于高灵活性、可扩展性和高性比等,与传统的网络应用模式相比,它的优势很多。

比如说虚拟化技术,必须强调的是,虚拟化突破了时间、空间的界限,是云计算最为显著的特点,虚拟化技术包括应用虚拟和资源虚拟两种。众所周知,物理平台与应用部署的环境在空间上是没有任何联系的,正是通过虚拟平台对相应终端操作完成数据备份、迁移和扩展等。

再比如说动态可扩展,云计算具有高效的运算能力,在原有服务器基础上增加云计算功能能够使计算速度迅速提高,最终实现动态扩展虚拟化的层次达到对应用进行扩展的目的。比如说按需部署,计算机包含了许多应用、程序软件等,不同的应用对应的数据资源库不同,所以用户运行不同的应用需要较强的计算能力对资源进行部署,而云计算平台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快速配备计算能力及资源。

还有灵活性高,未来市场上大多数it资源、软、硬件都支持虚拟化,比如存储网络、操作系统和开发软、硬件等。虚拟化要素统一放在云系统资源虚拟池当中进行管理,可见云计算的兼容性非常强,不仅可以兼容低配置机器、不同厂商的硬件产品,还能够外设获得更高性能计算。当然这一点,即便是周方远重生前,也依旧没有完全成为主流。不过他重生前倒是知道一家公司,出售一个小小的信号交流器,用户可以买他们的“主机”,“主机”放在公司的机房里,用户通过信号交流器来控制千里之外的“主机”,完成他们的各种日常操作。

一旦机器有问题了,一个电话打过去,公司那边立刻调配其他的机器给客户,里面的数据按照公司的说法都在,坏掉的机器,拆下去维修,并不影响用户的使用。这就是云计算的一中应用方式,只是想要真正普及,那难度可就太大了。

不过这并不影响周方远涉足于此,大数据和云,是未来的主要基调,他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放过的。这种事情,早一步,就能早一万步,对于远方集团来说,这些东西,可能是集团未来几十年的根基所在,可不能轻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