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动作捕捉也不是一开始就能做到咱们现在看的这个程度,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发展过程,那么这个先进的技术会用在哪部片子里呢?正确答案是州长先生的终结者。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早在光学式动作捕捉刚刚起步时,电影人就已经盯上了这门新技术。1990年的全面回忆是首次使用动作捕捉技术的电影,片中使用该技术的镜头仅有几秒钟,即施瓦辛格饰演的男主角经过射线时的镜头,由行业佼佼者nnss公司提供的技术支持。
再后来是美国本土国民级的作品星战系列,而应用的影片呢则是1999年的星战前传1。饰演加加宾克斯的阿梅德贝斯特参与了片场拍摄和表演,然后在专门的动作捕捉棚内表演,供动画师采集动作,而后动画师制作的虚拟加加宾克斯又被放回贝斯特在片场拍摄时所在的位置。
两年以后有一部片子叫最终幻想:灵魂深处,这部片子在人物真实感上下了大功夫动作和真人一样自然,实现了全程都用动作捕捉,甚至还实现了多人同时动作捕捉,成为动作捕捉史上的经典作品。每一次都是技术的革新。
直到动作捕捉的分水岭指环王横空出世。因为同在01年上映的是注定是留名影史的佳作指环王,经典的动作捕捉角色咕噜诞生了。指环王成为动作捕捉技术发展的分水岭。时至周方远重生前,动作捕捉技术飞速发展,但是回头看01年的咕噜,仍不得不佩服。负责影片动作捕捉的是大名鼎鼎的维塔工作室,绝对是膜拜级别的团队,扮演者就是被现在我们所说的“奥斯卡欠他一座小金人”的安迪瑟金斯大帝。无可匹敌,直到现在也是动作捕捉演绎的第一任。
指环王的动作捕捉流程跟星战前传1一样,安迪瑟金斯先跟其他演员一起去片场表演,然后回到维塔工作室的动作捕捉棚,一个人重演一遍咕噜的动作,动画师们将动作数据记录下来,经过处理便制作出了那个神神叨叨、精神n的咕噜。
当年的动作捕捉技术还只能处理头、四肢这些大的身体部位,对于咕噜的面部表情,动画师不得不对照着安迪瑟金斯的表演去手工制作。而到了原班人马制作05年的金刚时,面部表情的捕捉已经实现,这才让观众真正看到大猩猩那细腻而丰富的表情。
动作捕捉的发展吸引了阿甘正传的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谁都没有想到,他会成为动作捕捉的死忠,一头扎进技术圈不可自拔。
04年推出的极地特快是完全使用动作捕捉制作的动画,同时也是首次实现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同时捕捉,可以说,在技术的发展上,泽米吉斯立了大功。泽米吉斯为此成立了r工作室,专门从事动作捕捉的研发和运用。该工作室后来制作了贝奥武夫、圣诞颂歌、怪兽屋、火星需要妈妈等动画片,均是由动作捕捉技术完成的。
一直以来动作捕捉都得在专门的摄影棚中进行,需要大量设备、电缆、计算机等等,而且对光线干扰特别敏感,前面也说到,在指环王时期,安迪瑟金斯去片场演完之后,还得回到动作捕捉棚再表演一次,这对他来说倒不算什么难事,不过在加勒比海盗2拍摄时,这种流程就已经引起演员们的不满了。
早在加勒比海盗1拍摄时,导演戈尔维宾斯基和特效总监约翰诺尔就曾尝试过使用动作捕捉,但是片场潮湿阴暗的环境根本无法保障设备正常运转,而演员们又不愿意回到摄影棚再表演第二遍。因此在第一部影片中,那些水手变成骷髅的动画都是工业光魔的动画师手工制作的。
不过加勒比海盗2中有众多的水鬼角色,以及著名的章鱼船长戴维琼斯,这要是再用手工动画,就得累死了。困难当头,工业光魔不得不开发了一套与众不同的动作捕捉系统,这套系统名叫p,是专门应对在户外复杂拍摄环境下进行动作捕捉的。该系统在片场只需几台普通的高清摄影机就可以完成动作捕捉了,并且不受现场光线的干扰,还能通过灰色的捕捉服装获得光照参考,可谓一举多得。演员们也如释重负,不仅服装轻便了许多,最关键的是,他们可以在片场一次性完成动作捕捉了,这比在空无一物的动作捕捉棚中表演可要舒服得多。
直到09年,一部旷世奇作问世了,它在电影技术史上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地位,也是动作捕捉技术走向成熟的标志,这就是阿凡达。阿凡达对于动作捕捉技术最大的贡献在于,借助头戴式**以及改进的软件算法,完美解决了演员面部表情高精度采集的问题,这个点子卡梅隆早在1995年就想到了,而直到阿凡达拍摄时才成为现实,不过从那以后,头戴式**就成为了动作捕捉的标配。
事实上,这个技术,以如今的科技水平,也是能够做到的,只不过研发工作很麻烦,花费的时间,精力,资金等等可以说是海量的。周方远没那么多钱去研发新技术,而且他也等不起,所以他只能以现有技术想办法。为此,他也和卡梅隆以及暴雪的制作人员仔细探讨过。最后大家决定,暂时,就以咕噜的制作方式,来捕捉兽人的动作,然后以电脑绘画的形式,完成面部渲染。虽然以形式制作面部表情,花费同样巨大,但好在现在的暴雪就能做,难度也不算高。而且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这个年代的电影,清晰度本身就不高,又是2画质,所以只需要给主要人物做表情,场景边缘的配角人物,表情就可以进行一定的虚化和模糊,这样一来就能节省大量的精力和工作内容。
周方远这一次来米国,主要就是和卡梅隆一起确定具体的制作方案,是花钱大力提升技术呢?还是以现有技术尽可能完成制作呢?如果是卡梅隆自己项目,这位大佬一定会等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上马,但周方远却觉得,如果不能利用游戏的东风,可能这个p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为了整个p的潜力发掘,适当降低对电影的要求,尽可能加快电影拍摄进程,这个才是最重要的。至于说画面问题,很多时候也是没办法,比如说星战系列,星战1的画质,以后世的目光看,简直是渣。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一套经典系列啊。
所以紧跟时代的步伐是第一位的,如果以后有机会了,再推动技术进步也不迟,毕竟周方远的时间很紧张,可不能随随便便浪费这么一个机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