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1 / 2)

 熙熙攘攘的欢笑声里,田齐吃到了一只鸡腿,同座的都是甘家镇的后生,他们是外地来客,鸡腿就给他们了。

剩下的鸡腿丢失满地跑的孩子的。

田齐吃得一手油,蔺卿稚用黄草纸给她擦了擦。

同座的姑娘打趣道:“小哥,你真疼媳妇啊。”

蔺卿稚现在也很大方被别人逗了:“媳妇就是用来疼的,我不疼她,她要是不喜欢我怎么办。”

“你长得好看,姑娘都喜欢。”一旁的青年说。

“我媳妇可厉害了,比我好看还有才的多了去,我就对她比所有人都好。”

“啊,看不出来啊。”另一个姑娘上下打量田齐,大概觉得田齐长得端正,和好看年轻的蔺卿稚差别甚大吧。

第一个发问的姑娘说:“姐姐,你看上小哥什么,长得好看。”

“在我看来人都长得一个样,两只眼睛一张嘴,他对我好,而且也很上进,值得嫁,就嫁了。”

“那小哥你是做什么生意的。”青年很有兴趣的样子,又补了一句:“在哪里做生意的。”

“我家里是开小饭馆的,我媳妇家里是教书的,我算是高攀人家了。”蔺卿稚腼腆的回答,不忘把田齐的身份抬高去。

几个凑热闹来问的青年男女露出了然的表情,自古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教书人家的女儿,下嫁给开小饭馆家的儿子,男的确实高攀了,要是长得不好看,估计人家姑娘也看不上啊。

“领红包了。”吃完饭不就,镇长就挨桌发红包,老弱妇孺都是拿大红包,剩下的拿小红包。

田齐得了一个大红包,蔺卿稚是个小的。

隔壁桌子大肚婆得了两个大的,意思是给甘家添丁有功了。

领了红包,小辈还要去给百岁老人磕长头的。

老人家行动不便,都是青壮年抬着坐在一起。

甘家小辈磕长头,老人都会说几句吉祥话,仪式结束,大家帮着收拾桌椅,田齐去搬桌子,但是同座的姑娘说,女孩子要去帮忙洗碗筷,田齐没洗过,而且对油腻的碗碟有点排斥。

蔺卿稚赶紧过来解围:“我去洗,我去洗。”

“小哥,你媳妇洗个碗筷也不行啊。”姑娘叉着腰佯装生气。

“我答应过我岳丈,一辈子不让媳妇做粗活累活的,我来。”

“哟,好得很嘛,小伙子有前途,我不让她洗碗筷,我带她去河边坐一坐看人家洗怎么样。”

“没什么,吃了饭哪有不干活的道理,你在这里般桌椅,待会儿我们就在停马车的地方汇合找个旅馆住下。”田齐排斥洗东西的,排斥不代表不知道礼数,毕竟人家请吃饭,还拿了红包的,帮个忙洗一洗,也可以。

她让蔺卿稚不要跟来,自己与同桌的姑娘跟着挑担子的妇人去了河边。

镇上洗碗大多用草木灰,纯天然的洗涤用品。

田齐蹲在河边,她和飞快清洗碗筷的姑娘和妇人比起来动作慢若乌龟,别的妇人打趣,同座的姑娘就说田齐是教书先生的女儿,没干过活。

妇人们都笑说田齐是生来好命。

洗碗间,妇人们开始拉家常。

“妹子,你有孩子没有。”很快就拉到田齐身上来了。

毕竟镇上的事儿也不新鲜。

“我和我男人成亲才半年多。”

“半年多,确实不着急,你们都还年轻呢,你是教书先生的女儿,是不是上过学。”

“上的,我上过学。”

“真厉害,我们这儿姑娘没法上学,但是族里有自己的学堂,教族规的。”妇人有点羡慕的看着田齐,另一个年长的妇人半是斥责半是埋怨的说:“我们镇子算好的,女人都识字的,你唉声叹气做啥,你看看其他地方的,女人都是目不识丁。”

田齐知道,有些宗族对于入门媳妇也是要教育的,为将来子孙后代:“大姐,你们族里教书的,是男是女啊。”

“女的,女先生,镇长夫人教族规,教写名字,三字经什么都教,咱们女人忙完就去宗祠里听一个时辰。”

“姑娘,我们甘家镇和别处不一样,我们女人也是上族谱的,甘家先祖原来是大族,避难来的这儿,家风不能丢。”

“而且咱们甘家的祖辈出过不少女豪杰呢,祠堂里都供奉着,反正吧,咱们这些从外面嫁进来的,都还觉得不错。”

“你们婆婆要是不好相处怎么办。”田齐问了一个千年未解之题。

女人们笑了:“婆婆就算性子不好相处,也是要讲道理的,咱们族里的长辈都不是糊涂人,不讲道理也没人帮,我婆婆就和我处的不太好,主要是我性格太闹,她性子安静,族里长辈就让我们一墙分家,各自清静去了,面的凑在一起大家都不舒服。”

和婆婆分家的大姐,不忘念叨:“我同村的姐妹,嫁的不好,她婆婆一直欺负她,族里人都不帮,还只会说媳妇不好,我每次回家都欢欢喜喜,她一看到我就流眼泪,日子久了我都不敢再去看她了。”

“那是你同村姐妹脑子不好使,当初,说媒的本来是找她,她觉得你家男人太矮了,相看的时候你家男人就说了不勉强姑娘,然后你自己看中了,这是你自己得来的福气。”大姐旁边的妇人道。

其他妇人纷纷应和:“就是,你家男人多贴心的汉子,你婆婆一为难你就帮你说话,还把族里的长辈请来分家,反正你日子过得乐呵,三年抱两,儿女双全,你姐妹到现在都没生出个娃来,看到你不只是哭,怕是后悔得要跳井了。”

被夸的大姐笑得灿烂,圆润的脸上满是幸福,话题很快就扯到谁家孩子不听话上,田齐就听着,家长里短的,虽然也有苦恼,也因为家风严谨,有人主持公道,族人之间相互帮衬,比外面的好许多。

不过,有好也有坏。

田齐和洗碗的妇人和姑娘们回到正街的时候,正好有一对闹僵的夫妻,被围在中间。

“哎,他们怎么又回来了。”有人嘀咕。

有人回道:“听说,男的跟野女人跑了两年多,族里丢不起这个人给这家媳妇写了和离书。”

“男的不知道是不是被骗光钱了呢。”

“肯定是,骗光了才回来,丢死人了,这媳妇后来不是由族长做主改嫁给卖猪肉的鳏夫了么,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现在糟心的负心汉又回来了。”

妇人嫌弃道:“现在,怎么回事,是这个不孝子要找族长要说法还是?”

“他吃了豹子胆,我看估计是回来认错,想拿孩子说事儿吧。”

“丢人。”挑着担子的妇人们都不愿意和负心汉接触,冷眼从旁边绕开,田齐凑过去看热闹,女人冷脸愤恨的盯着男人。

男人试图碰触女人,女人转手就给了他一个大耳刮子:“滚,什么玩意,离老娘远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