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准噶尔蒙古异变(1 / 2)

星影传说 天星 0 字 2020-08-27

 第六天设朝时,康熙当朝下颁御诏,恩招平西王世子吴应熊为当朝额驸,赐婚固伦长公主建宁为正室,加封吴应熊为三等精奇哈尼番、少保、太子太保,并赐一座宏伟新宅。同时也招平南王三子尚之礼、靖南王次子耿聚忠为同朝额驸,许配皇室宗亲为妻室,亦有隆厚难计的恩赏。

十月初九正乃黄道吉日,吴应熊与建宁长公主举行了大婚。那一天额驸爷府中,贺客来得是门庭若市,嚣闹声响直可用“反沸盈天”这一成语来形容,是为满清开国以来最为隆重惊人的一次招额驸婚礼。

熊志契不单是人到了,还送了一份不薄的礼品作为贺礼,并且替洪、沐二姝转送了两份喜仪。吴应熊自然是欣悦开怀,大方爽快地收下了贺仪,顺道聊起二女的近况,在他的言谈中尤其关心洪洁瑜。之后开席,熊志契可是吞了个饭饱酒足。

*****

在吴应熊和建宁公主大婚后的一个月出一点点,掌管刑部天牢的司掾官来奏:一时权臣鳌拜业已在昨天深夜气绝身死,临终前仿佛巫峡猿啼嘈叫了一忽儿,继而出人意表地活生生咬断那只黄鹦鹉的喉管,还像疯了似的吸干了鹦鹉身上血液,致其身枯而断魂。至于怎样善后,臣下诚惶诚恐,恭俟圣裁……云云。

康熙原本对鳌拜擅权弄政、戕害忠良待般般罪咎深感切恨,可如今闻悉其人已死,郁积在心窝的恨意冲淡了许多,于是降下谕旨厚葬鳌拜,特命那只黄鹦鹉一体陪葬;又下令砍了丹济和多布敦两人的吃饭家伙。直到康熙五十二年,复念及鳌拜昔日彪炳的战功,特旨追赠他为一等男爵,并谕其弟巴哈之孙苏赫袭继爵位;及后苏赫逝世,仍以鳌拜之孙达福承袭男爵。

*****

凡间红尘,夙夜轮替;譬如朝露,花颜易凋。转眼之间,时下已是康熙九年四月了。初夏暑浪,非常适宜人体,暖滋万物,大地上的花草树木更见生机盎然,也象征大清国势日盛一日。

在这期间,熊志契忙得不可开交,一方面恪忠履职在宫庭,另一方面周访京师附近州县,意想寻觅到《元杲宝鉴》等三样异宝的下落。康熙治国施政有方,国势正处在节节上升的黄金时期;只可惜自己费尽千辛万苦寻觅三异宝,至今仍是一无线索,难以结了横架心中的一桩心事,常自在中夜怃叹饮愁。

这日设朝完后,康熙由熊志契陪驾,移步南书房来听习内阁学士、翰林院学士授讲自古帝王政治、圣贤心学以及六经要旨等,这便是俗称的“经筵日讲”了。

南书记位于朝清宫的斜对面、懋勤殿之南,此书房乃是在剪除了鳌拜之后设立的,特选内阁、翰林院中有才实学的士子充值其中。它与内阁、议政处的分工是:章疏票拟,归内阁;军国机要,归议政处;特颁诏旨,则归南书房。

今儿个负责讲授的人是内阁大学士高士奇、翰林院学士兼礼部侍郎张英、刑部尚书徐乾学和刑部侍郎励杜讷四人。

当高士奇进讲到《孟子一曝十寒》一章时,听得康熙迭连颔首,体会良深道:“君子进则小人退,小人进则君子退,君子与小人历世以来皆是薰莸不同器。孟子先贤所谓一曝十寒,于进君子退小人、亲贤远佞之道,最为明快切理,人君诚不可不悉也。”

突见太监大李德全神色慌慌张张的,手里捧着一只棕漆四方匣子,匣子处粘插有三根白鹅毛,上面可印有火漆封条的,向皇帝请了个安,道:“进禀皇上,陕甘总督哈占派人送来这份六百里加急的公文,仰请主子御览。”

斗闻此事,康熙便感心里直擂鼓皮,估摸着是出事了,连声道:“速速取来给朕看。”

李德全应了声喳,手脚伶俐地撕开封条、拔下白鹅毛、打开匣子,取出一通书扎,敬呈皇帝面前。

康熙接过信来,撕开封套,拿出信纸抖开御阅,几乎可说是一口气读完,因触心事,伸出右掌摸着额头深沉地道:“又是一桩让朕操心头痛的事儿!张爱卿,你来念念这封信。”

张英伸手毕恭毕敬地接过,捏定纸张,语音急顿有序地念道:“微臣哈占,诚惶诚恐,启奏天听: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大汗僧格,在与其同父异母兄弟车臣台吉一场内讧中惨遭杀害。僧格同母弟弟噶尔丹从西藏闻知讣讯赶回来,声称是奉达赖活佛佛旨前来平息内乱,替其兄长报仇。可当内乱戡定后,他不仅凌迟了车臣台吉,还乘机加害了继任大汗、僧格之子索诺木阿拉布坦,并且囚禁其叔琥尔乌巴什,掌控了准噶尔部的大权;另者,僭受达赖喇嘛所上博硕克图汗的称号。西北形势瞬息万变,微臣亟候天旨指示!微臣再叩皇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