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崤山山道遇劫(1 / 2)

星影传说 天星 0 字 2020-08-27

 多聊一阵,熊志契谈起已将御龙剑的元魂真气纳注入自己体中,使得自己功力暴增,假如复去谋戕鳌拜,未必会再度失手无功。

康熙情急关心道:“朕断不允!上次乃怪朕不够坚决,让你只身涉险,几乎丢掉性命,令朕愧恨万端。此回怎可让你复而为之?万万不许!耐心点吧,再过一两年,等朕年岁大些,准备充分些,再来收拾这奸贼不为迟。”

熊志契辨得无假,他这话实是倾诉肺腑,无从伪造,好不感动。

*****

日月轮替,转眼过去月余。这段时日中,鳌拜均于熊志契眼皮底下走动,他却认不出熊志契就是那个令其负伤的刺客,可熊志契却亟欲除他以谢天下。虽说熊志契已与御龙剑合体为一,练成掌中剑这门新奇技,然而也未具有足够的信心破得了鳌拜的金刚不坏体神功;如果弄得一着错失,被他识破,一怒下来迁怨于皇室,兴兵构乱,那时定将社稷动荡、黎民不安,断不可草率苟且行事。瞻前顾后,始终都没对鳌拜下手。

这一天,熊志契再也枯等不下去,来对康熙禀言,拟回龙翱山请教师尊,指点能破鳌拜金刚不坏体神功的诀窍,一举制服这大国贼。

康熙细加盘算过后,认为此议可行,嘱咐他务要诸多小心,又从内厩中赐予他一匹骏马。那马儿腿长膘肥,模样雄伟慑人,鞍具、脚蹬皆颇华贵,用来给他代作脚力。

熊志契牵马出宫,跃坐鞍上,快马加鞭,马不停蹄地赶往自己的出身地。

*****

在途非止一日,赶抵龙翱山下,抬头遥望,山峰依旧危然耸立,威势如畴,可自己打从正月初六辞别下山,这趟回来经值九月之末,感慨万端。这几个月内,自己磨砺不少,增长了许多见识,而自己对师门的怀情则犹似峰上松树那样,终年常青。

一想到上峰就能见到师尊、众同门,心儿无异是食下蜜糖,连眉毛也依稀懂得展笑。牵着坐骑到了一株光枝无叶的柳树前,把缰绳拴上树干,准备飞速登峰。

刚欲开步,猛然想起:“不行!师父交代的事儿,我只办了个针头线脑,哪能一遇上棘手难题,便只是想到求助师父,岂不教他大大凉心失望?对,我须倚靠己力己智,筹划妙法除去鳌拜。”

然而意图对付鳌拜,谈何容易?这时心底一无明见,乃坐在一块圆石上,抱头冥思。就这样从艳阳正中直至西斜,仍是脑筋没有开窍,半筹莫展,痛责自己为何会这般蠢钝赛牛,恨不得一头撞在树干上。

自怨自艾正深关头,脑海灵光掠闪,迅即省悟:“鳌拜的护体功与郄通的龟缩功理义应属相同,只不过鳌拜的要更精奥得多,正所谓‘龙怕抽筋揭鳞,虎惧剥皮拆骨’,其功必有弱点可寻,但教阻得了他发功或者截得了其劲流,定能一举破掉他的功法!嗯,我便去江湖上访些帮手相助,让这群帮手专责缠住鳌拜,使他无法运劲发功,我则用掌中剑点刺其穴毁其神功,准能败他。”

至于欲找哪几个友人高手襄助,还得费一番思量,又复抱头静想,逐渐地心有成见,欲找的那几个帮手都已心中有谱。大喜之下,也不管天时向暮,解缰跃上坐骑,口喝鞭催,骏马奔蹄如飞,首途是湖南邵阳府。

不知何故,从京城赶归龙翱山,他满臆欢天喜地,星夜兼道策马奔驰,恨不能胁生双翅。当他南下远赴邵阳时,直感胆儿发毛,前途茫茫,举目无熟,虽有君冀及师命在身、虽知所谋事大,无奈心儿始终畏缩拖拉,行程缓慢。

十来天后,乃至黄河边岸,雇船求渡。两足伫立船头甲板上,眼望黄河那滔滔浊流打着漩涡朝东流去,一浪涌推一浪,奔腾咆哮,无止无息,倍显壮观!豪情逸飞,喝赞出声。随听手牵的御马仰脖长嘶,像是特意和鸣主人的这一记赞喝。

过到彼岸,弃舟乘马,往南继续赶路。

*****

是日,抵达河南西北方的崤山附近,借一家农户充了饥,并没忘赠予谢仪;跨上坐骑,顶着烈日,又再启程。不一时,已莅山峰险陡、深谷如函的崤山下。时当十月天际,气候一天冷似一天,树木花草大都凋残败落,肃杀黯然。

赶上一道羊肠小路,绝峭天险,左首是巍峨高山,右首是万丈深渊,绝无一树一花,了无生气。纵使赤日流光,也翻改不了这儿的死气沉沉。

熊志契跑马正急,倏见不远处的磐石后突兀闪出两条魁梧大汉,并肩在路中一站,外人休想直闯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