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菜市场的规矩(2 / 2)

江晟停在一个摊位前面,摆摊的是一位年龄五十多岁的大妈。

大妈看到江晟过来询问,赶紧热情地点头:“新鲜啊,绝对新鲜,今天刚来的小白菜,才10块钱一斤,来点儿不,小伙子?”

“自家种的?”江晟又问道。

听到江晟这个问题,大妈有些纳闷,因为来这里买菜的顾客还没有询问是不是自家种的。

“小伙子,这都是进货进的,怎么可能是自家种的呢?”

一般自家种的听起来好像更安心一些,但大妈也没糊弄江晟。

江晟摇摇头,有些失望地走了。

大妈看着江晟的背影,十分不解。

年轻人逛菜市场的也有,但像江晟这么年轻的非常少见,因为这个年纪的年轻人一般都直接去超市,明码标价还把菜都打包好了,没有买菜经验的年轻人也不会被骗。

而且从刚才两句对话和江晟的神情中,大妈就能看出来江晟并没有买菜的想法了。

卖菜卖了几十年,这点眼力还是有的。

有些顾客对自己菜摊上的菜没有购买的想法,只是随口问一下价格,大妈一眼就能看出来。

但眼前这个小伙子和这种人还不同,因为江晟的眼神没有停留在任何一种菜上,反而眼神更多是在看自己这个卖菜的。

一个人要买菜,但是不看菜,专门看卖菜的,这种可能只能是...

上面来检查的了!

肯定是菜市场监管方来检查了!

大妈一看江晟的面相文质彬彬,肯定是大学生,年纪轻轻又不像是会自己做饭的主,立刻联想到是菜市场监管方派来抽查商户质量的。

像这种大型菜市场的摊位都是出租的,他们这些卖菜的严格来说和商场里的各类商户没什么区别,只不过人家是进衣服来卖,他们是进菜来卖。

既然是租赁菜市场的摊位,菜市场肯定是有监管权,要查清各个摊位的进货渠道和菜品质量,否则出了事情整个菜市场肯定是要受牵连的。

所以每个月菜市场方面都会派人来巡查,什么缺斤少两、进货渠道、货物质量等等都是菜市场的监管范围。

这些监管大部分都是明面上的检查,绝大部分都会提前一天通知上面要下来检查,让各个摊位做好准备。

到时候一群西装革履的人进来巡视一圈,和摊位主人简单谈两句场面话就结束了。

最麻烦的就是暗访抽查了。

在这种情况下,上面的领导会打扮成来买菜的人,随便和摊位主人交谈两句,然后再买点儿菜。

当然,买菜不是关键,关键是人家买菜回去是要上称的。

要是缺斤短两,那就麻烦了。

半个多月前就有个卖肉的摊位被暗访人员查到有缺斤少两的问题,结果摊位被菜市场管理方挂上了一个大横幅。

该摊位缺斤少两。

这个名声传出去,对生意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

所以要是知道暗访人员来,各个摊位宁可多给一点,也不敢少一点点,并且说话做事也要格外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