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闺阁(1 / 2)

 进门过了院子便是正房绝情谷,两边是东西偏房,左边是冬暖阁,右边是夏凉馆。

看着中间这个名字,澹雅实在觉得丢人,转身吩咐赤红:“正门改成春熙院,正房改为秋爽斋。”

说着步入正房,正房的只是右侧用紫色水晶珠帘隔断出一个卧房,中间和左侧却不曾隔开,显得特别宽大,棚顶也吊的极高,保守估计起码有2.6米。

整体布局古色古香,卧室看不太清,但是书房和正厅却并没有女子的细腻温婉之感,透露着磅礴大气,整体格局家具都是用樟木建造,四面都是雕空玲珑的木板,上面匠人雕刻出各式各样的图案。

没有尚红描色,只保留了最古朴的褐色,足有60平米的房子全然是木头打造,无一丝奢华糜烂之气。

正对着房门放着一张紫檀木大榻,上面盖着一张金秋色金钱蟒大条褥,左右两侧是一椅两几的构造,椅子上皆披着一张黄斑虎皮,据悉是因为原主极爱老虎,但家人怕危险不让养,遂只得以虎皮慰藉。

左侧书房正放着一张黄花梨大理石几案,案上累着各类名人发帖,并数十方宝砚,各种毛笔悬挂一派,密密麻麻像门帘一般,仔细端倪,与其父的书房有异曲同工之处。

想来原主跟澹雅一样因为对父亲的崇敬之意,也喜欢默默模仿父亲的作风。

后面是一整墙的书籍,百宝阁上没有瓷器,没有玩物,满满的都是书籍,澹雅知道上面有考取状元的《论语》、《大学》、八股文言,也有游记、诗词、名山大川、名人随笔;甚至小书斋中的野史杂谈、爱情故事各种各样。

原主由于遭遇,16岁之后的5年时间就极少踏出过春熙院,纵使是请安也多是父母来看望原主,实在是孤独寂寞,原主不喜女子的刺绣,唯有看书打发时间。

闲时也会自己提笔写些小小故事,但实在太过含羞,都锁于不为人知的地方。

掀起珠帘,是一个不大的空间,也不能说不大,实在是紫檀木的床架太过巨大,占据的地方太大,以至于给人的感官觉得卧房有些小。

床上满满都是被褥,起码有5、6层,跟豌豆公主一般,轻轻用手触摸,发现并没有电视上那样绣金线,绣银线来显示奢华,反倒是以舒适柔软为主,多是棉、绸、皮为主,皆是一色素面,没有花里胡哨之样。

床上挂着淡紫色的纱帐,斜对面是一张玳瑁彩贝镶嵌的梳妆台,不过原主其实一直想换成紫檀木的,只是没有来得及。

走出秋爽斋,不意外的能够得出原主极爱紫檀木、黄花梨和紫色的结论,不过这样也好,澹雅本人也极是喜爱这种布局,原主的喜好、家庭几乎与澹雅一模一样,倒是不需要适应了。

东西偏房都只有一个大空间,原主和澹雅都爱极这种空旷之感,完全不压抑。

冬暖阁四面墙壁都是由一小块一小块的暖玉暖玉拼凑而成,暖玉淡淡的散发热量,冬天呆在这完全感受不到一丝寒冷,不说暖玉的珍贵,只说数量也足以让人咂舌。

地下内设有耗费木炭无数的地龙,地铺南山玉,内嵌蓝田暖玉,凿地为莲,花瓣鲜活玲珑,上面铺着厚厚的大羊毛毯子,赤足踏上也只觉温润,四边角落还有四个银丝炭火盆,即使寒冬时分,房内依旧温暖如晚春。

这么建设的原因是原主不喜屋内烧炭实在是麻烦不说,遂花费数年时间一一改建而成,现如今唯一的遗憾就是,白花费了这么长时间,可惜却享受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