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节 大宋上下贪腐,李纲不与为伍(1 / 2)

 话分两头,再说说这卫忠等一行人马。

卫忠等一行三十多人,离开镖局,快马加鞭,晓行夜宿,过长江,越淮河。这天他们终于来到了汴梁城东门‘望春门’门前的护城河边。

此时的汴梁城戒备森严,各个城门门口都设有哨卡,守门的宋兵都在严格地盘查着进出的行人。抬头上望,只见这汴梁城城墙高约有五六丈。城墙上,旌旗招展,巡逻的军兵到处可见。脚下护城河的河水也已深不见底。一行人等过了吊桥,来到城门下,只见城门前排着数排长长的队伍,排队之人都是待接受检查后进城的行人。

卫忠等人一起下马,由王平在前领着来到了差官棚的近前。只见差官棚内,坐着一个门官。这门官二十多岁的年纪,小脸狗舌头一条,正边喝着茶水边歪着个脑袋斜视着这些人。

此时王平来到这位门官近前,双手抱腕说到:“这位军爷,下官是这汴梁城内禁军的总教头。我叫王平。”说着,王平掏出来告身(古代官员的身份证明)递给了门官。

“哦,久仰久仰。”只见这个门官起身抱了抱拳回了一礼,接过告身边看边听王平继续说道:“下官是奉了太常少卿李纲李大人所差,请来这些武林英雄一起保卫东京来的。”

“哦,好说好说。王教头,冲你刚才所说,我本应该二话没有,马上放你们进城。但最近军情紧急,金国大军马上开到,这万岁今天清晨下了戒严令了,凡是带兵刃的人,如若没有进城的令牌,一律不可进入。您看,您是不是?”说着,这门官伸手把告身还给了王平,同时又示意王平拿出令牌。

“这,下官出城的时候,李大人并没有把进城的令牌交给我啊?”

“那我也没办法了,没有令牌,我是绝不敢放你进去的。”这门官答道。

“那么就劳烦军爷,派人通知李大人一声可否?”王平问道。

“哦,好说好说,不过,你看我们这人手也不够呀!没有多余的人为你去送信啊?”这位门官指了指周围正在盘查行人的士兵说。

这时,卫忠走上前来,伸手掏出来20两纹银偷偷地递给了门官。“麻烦这位军爷,赶快派人去送信吧,不然误了军情,你可担当不起啊!”

“哦,好说好说,这位英雄,我一看你就是个正人君子。既然刚刚这位教头有告身在手,军情又这么紧急,我此刻放你们进去也就是了。”这门官边说着,边偷偷地接过银子揣入兜中。然后命手下人放卫忠一行人进了城。

汴梁古城位于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太行山脉东南方。该城呈正方形布局,占地面积极为辽阔。在北宋时期,该城是世界第一大城市。有着“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的美誉。该城还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的原创地。但现在的汴梁大街上冷冷清清的,只有一队队巡逻队伍在街上巡逻。往日的繁华和热闹已不存在。

王平一行人等牵马来到了李纲的府邸,由王平门前敲门。小门一开,闪出来一位老家人。经王平介绍后,老家人关门进去禀报。不一会,府门大开。从府内走出一位官人和三四个下人。这位官人头戴进贤冠,身穿朝服,手拿象牙笏板。看样子是要去上朝面圣。王平见到此人,马上单膝跪地,向此人行礼。忠义等人见状也连连下跪。

“大人,下官已将临安忠义镖局的两位总镖头请来了。大人请看,左边这位是我大哥,卫忠。右边的这位是我的二哥郑国义。”

“草民参见大人。”忠义等人齐身下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