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商纪四(1 / 1)

治世宝典 傅光炯 0 字 2020-08-26

 商武丁

武丁心想复兴殷朝,但是一直没有找到称职的辅佐大臣。于是三年不发表任何政见,政事都由冢宰决定,自己审慎地观察着国家的风气。

有一天夜里,武丁梦见一位名字叫说的圣人。第二天,武丁按照梦中圣人的形象观察群臣百官,没有一个是那个圣人。于是派出百官,携带图形,到民间四处寻找,终于在傅岩找到了说。这时候,说正在那里服刑役,在那个地方修路,百官把说带来,让武丁观看,武丁说:“正是这个人。”找到说以后,武丁和说在宫廷上交谈,发现说果真是位贤圣之人,就举用他担任了国相,商国得到了很好的治理。武丁还用傅岩这个地名来作为说的姓氏,管他叫傅说。这是天下傅姓人的开始。

他们君臣之间的对话,被后人整理为《说命三篇》。第一篇记述了武丁得到傅说的经过,然后武丁发布拜相的命令,说:“我的贤臣啊,请您早晚一定要进谏,帮助我修养德行。如果我是铁器,你就要作磨石;如果我要渡过大江大河,你就要作我的舟船;如果我遭遇了大天旱,你就要作天上的甘霖。启动你的心泉,浇灌我的心灵吧!还有,药物不够猛烈,疾病就不会消除;赤脚而不看路,脚下就会受到伤害。希望你和所有的臣属无不用心匡正我的过失,使你的君主能够继承先君的遗志,光大成汤的事业,让天下的亿万百姓得到福祉和安康。你敬守我这个命令吧,并且希望你能善始善终。”傅说回答:“木材依从了墨线才能归于正直,君王听从了劝谏就会变得圣明。君王圣明了,臣民们不必等待命令就知道应该怎么办,谁还敢不服从您的命令呢?”

傅说接受了武丁的任命以后总理百官,向武丁说:“圣明的君王承顺天道,在天下建立国家,设立都城,在下面分封诸侯、伯爵,又设置大夫、师长帮助管理百姓。他们这么做不是为了自己安逸享乐,而是为了治理天下。上天永远是圣明公正的,君主应该永远是时代的纲领,臣侯要永远听从君主的命令,百姓要永远服从公义。这就是治理天下所要达到的目标。朝令夕改,君王也会遭到羞辱;轻易地动用军队,就容易引发战争;官服宁可放在箱子里,也不可轻易地赏赐给那些不称职的人;武器宁愿锁在库房中,也不可随便地授予不能打胜仗的将军。大君应该谨慎地对待这些问题,使国家政治达到清明的地步,不然就会有很大的担忧。治乱的根源在于官僚。官职不要因为您的私下亲昵而任命,只认他是否具有这个能力。爵位不要只凭着自己的好恶来授予,只认他是否贤德。思考需要周密而后才能行动,行动一定要掌握恰当的时机。夸耀自己的好处,就会失掉美好;炫耀自己的能力,就会丧失成功。事事必须充分地准备,有准备没有忧患。不要开启宠幸的途径,招致自己的侮辱,不要以改正错误作为耻辱而形成更大的错误。思考好以上这些道理,政治上就不会杂乱无章。轻慢地对待祭祀,叫做不敬;礼数过于烦琐,又容易出现混乱;有了不敬和烦琐,侍奉鬼神都很困难。”

武丁说:“你说得太好了!你说的我很佩服!你如果不说出来,我真的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傅说跪下,又说:“不是要懂得这些道理很艰难,而是要践行这些道理才艰难!如果大王认为践行这些道理不艰难,自己的言行已经合符先君们的德行了,而我们又不肯尽力劝谏,这就是我们的罪过了!”武丁说:“起来,你这个傅说,我并不是一个不想学习的人!过去我从学于甘盘,然后到了民间,也曾经到过黄河边上,又从黄河边上回到了毫。不过,一直到现在,我还是觉得自己在学业上没有太大的长进!你要满足我求知的愿望,比如我是在酿酒,你就要作我的药曲;比如我是在做汤,你就要作我的盐和梅。你一定要教导我,不要因为我现在的学识浅薄而放弃了教育我!我一会践行你传授的这些道理!”傅说回答:“大君,您希望增长知识,也想做一番事业,很好!学习前人的经验教训才会有所收获。不经常学习前人的经验教训,只想一劳永逸,这样的成功我还没有听说过。学习还要讲究谦逊,务必时刻努力,学业才会不断地有所进步,德行才会不断地积累。受人家的教导只是学习的一半,始终不懈地坚持自己学习,不知不觉就会提高自己的修养。借鉴先君们的经验教训,不容易出现大的失误。我一定敬奉大君的美意,广泛地访求俊贤,并且将他们安置在百官的位置上。”武丁说:“啊,傅说!如果天下的人们都来敬仰我的德行,这是因为得到了您的教导。手足完备才能成人,良臣辅助才有圣君。从前伊尹辅助我们的先祖,他曾经说过:不能让我的君主做尧舜,我的心里就非常惭愧,好像在闹市中间被人家鞭挞一样。有一个贤人不得其所,这就是我的罪过。因此他能够帮助我们的先祖德行上格苍天!现在您继伊尹而起辅佐我,一定不要让伊尹独自在商朝中享有美誉!从此以后,不是贤人不任用,贤人没有功劳也得不到朝廷的俸禄。你一定要让你的君主继承先祖的德行,永远地安定天下的百姓!”傅说感动地跪拜在地说:“请让我来报答宣扬天子的美德吧!”武丁果然变成一个善于纳谏之人!

有一次,武丁祭祀成汤。一只野鸡飞来,站在鼎的耳上鸣叫不已,武丁为此惊惧不安。祖己说:“大王不必担忧,先办好政事要紧。上天监察下民,着眼于他们的道义。上天赐给人的寿运有长有短,并不是上天有意使人的寿运夭折,中途断送性命。有的人不遵循道德,不承认罪恶,等到上天降下了命令,纠正他的德行了,他才想起来说怎么办?唉,您继承了天子之位,只要努力办好了民众的事情,就没有什么不符合天意的,还要继续按照常规祭祀,不要根据那些应该抛弃的邪道举行各种礼仪!”

武丁听从了祖己的劝谏,修行德政,全国上下都很高兴,经济得到发展,文化得到复兴。甲骨文字兴盛,中国历史上有确切文字记载的时期从这时开始。殷朝的国势又兴盛了。武丁时期是商朝的中兴时期,商朝人将武丁称为高宗。高宗同太宗一样,是种荣誉称号,而不是辈份。武丁逝世以后,他的儿子祖庚即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