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秋戏茶,情味浓(1 / 2)

杏青梅小 闲月清笛 0 字 2020-08-25

 听父亲说,今天身为御史中丞的郭府郭大人将携子登门拜访。

作为父亲来京都后,第一个主动来家拜访的客人,全家都很重视。

继母一早就去了荣兴街菜场,准备买些鸡鸭鱼兔、果蔬野味留郭大人父子一起吃午饭。

青桐家中无事,便搬了张椅子在合欢树下看书,弟弟青轩也搬了张椅子坐在那里发愣。

这小子,不知道着了什么道,七夕街市之后便越来越爱发愣了,有时候居然一个人呆呆地傻笑。

“青轩,你看这树下的蚂蚁。”一只硕大的蚂蚁居然含着同伴的尸体在树根处翻山越岭,虽然看起来像是迷了路,在树根附近转了一个圈圈又一个圈圈,可是它居然都没走重复的路,最后总算来到了一处细沙渗出的孔洞前。

青轩伸手就要把它捏起来,被青桐拦住了。她早防着他呢,这个对小生命丝毫没有怜悯之心的家伙!

“这个蚂蚁,一看就是个坏家伙,竟然还吃同伴。”青轩居然愤愤不平。

“你看它多孤独,也许它的同伴在和敌方争斗中,全军覆没了呢。只剩下绝望的它,誓死也要将同伴运归家园。”青桐虽然觉得青轩说得有道理,可还是给出了另一种解释。

事物本就具有两面性,谁知道,哪个才是正义的一方呢。

李大人已经命管家将厅堂书房里里外外又打扫了一遍,确保寒舍不致唐突了郭大人才作罢。

父亲李铭贤很是敬重郭大人,平日里吃饭,也会时不时向青桐他们说起郭大人的为人,说他是朝中难得一遇的良臣、知己。

巳时三刻,门外响起了叩门声。管家急忙拉开大门,只见门前一老一少并肩而立。老者身穿玄色宽袖长袍,长髯飘飘,瘦削脸庞上一双狭长眼睛炯炯有神。旁边的少年,年纪约莫二十出头,头束冠带,眉飞入鬓,目似深潭,嘴角弯弯,似含着笑意。

正是郭家父子。

李大人早已等候在书房,听到管家开门,人已三步并作两步迎出门外。

“郭大人光临,真是令寒舍蓬荜生辉呀。”

“李大人客气了,要我说呀,李府入境清幽,可见李大人別具慧心啊。”二人呵呵一笑,见面难免寒暄。

“江黎快来拜见李叔叔。”

“小侄郭江黎拜见李叔叔,”那少年翩然施礼,“常听父亲谈及李叔叔为官清廉,两袖清风,今日一见,果然正气凛然。”

“哈哈,江黎侄儿青年才俊,一表人才,早有听闻,现在看来,可要撵超令尊喽。”

三人寒暄着让座在李府正堂,早有丫鬟奉上茶盏。

“郭大人,今天还请您尝尝咱家收藏的新茶。”

“李叔叔,家父最喜饮茶,见了您的新茶估计又要打包带走呢。”郭江黎打趣自己的父亲。

“这孩子,哪有这样说自己父翁的。”郭大人一脸嗔怪,旋即又笑起来:“李大人,你这是什么茶?闻起来如高山青松,暗香不绝呢。”

“郭大人果然品茶圣手,尚未见茶,已先闻其香。这可是极其难得的“小龙团凤饼”。”

“小龙团凤饼?”郭大人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可是千真万确小龙团凤饼?”

“自是不敢欺瞒。”

“这可是难得的贡品,平时官家可不轻易示人的。”郭大人感慨不已。

“是呀,茶虽千种,此一种却最是难得。我这可是特意留着待郭大人的呢。”李铭贤呵呵地笑着,眼角条条细纹。这茶乃一个故人所赠,他一直没舍得喝。

案几上,每人面前是一盏建窑鹧鸪斑瓷盏,凝重古朴,看似笨重,但耐高温,适合点茶。

时值北宋哲宗元符元年,上至达官贵人、文人墨客,下至黎民百姓莫不饮茶成风。而饮茶,茶以白色为上品,黑盏最能凸现其汤色,黑白分明,故为上选。

而黑盏中,尤以福建建宁府瓯宁县建窑所产为人间佳品,其中金兔毫盏、银兔毫盏、供御款的褐色兔毫盏、黑盏、蓝盏、鹧鸪斑盏、油滴釉盏、曜变天目盏等更是被王孙贵族列为名品,争相追逐。若有幸得其一,必日日观摩赏品,奉为至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