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林赏菊,惺惺惜(1 / 2)

杏青梅小 闲月清笛 0 字 2020-08-25

 时值九月,千里江山,尽皆橘染霜秋。远山重叠,黄叶萧萧;柿挂枝头,颗颗如玛瑙。

安坐窗前抄诗诵词的青桐,听到门外传来“咣咣咣”的敲门声。

起身查看,却是宫中的洪公公派人送来了一封书信。

说是,正逢金秋佳景,琼林苑的菊花开的甚是热烈,皇后娘娘特邀各府家眷前去一同品茶赏花。

青桐一向对官家聚会不太感兴趣。可是,继母说,人渐渐长大了,多认识些人,多结交些官家娘子,以后说不定会帮上什么忙。

青桐一向很尊重继母的意见,便换了身淡青衫裙,鬓边别了一支小巧的翠玉簪子,静静地在院中合欢树下等待着继母。

金秋时节,合欢花,也迎来了花期。片片粉红摇曳在疏密相间的枝叶间,清风徐来,宛若宫女手中的羽扇,婀娜多姿。

待到达琼林苑大门门楼,已是未时三刻。各府女眷也陆陆续续乘着轿子赶来了。

拜见了皇后娘娘,青桐便陪着继母在一旁的雕花木凳上坐了下来。

这是一座占地千亩的皇家园林。沿正门进去,一条三丈宽的青砖路,路面黄叶纷纷,九曲十八弯消失在望不见尽头的奇花异草之中。右侧东南方向,堆叠着数十丈高的假山,山上亭台楼榭,错落有致,有年轻宫女正在清扫亭榭之中的落叶、轻尘。

因已深秋,苑中无由地多了些苍凉、凄清之感。院中各处,各色花儿倒一片姹紫嫣红,在泼金秋阳里竞相开放。

又有两乘轿子,停在了林苑门口。就听旁边有个细小的声音传来:“王家儿媳来啦!”

又另有一个蚊蝇大小的声音:“哪个儿媳呀?”

“当然是二儿媳呀。”回答的人,似乎有些不耐烦。

青桐的心不觉揪紧了。大门口,果然有一个身穿粉紫衫裙的女子,正手握锦帕静静地站着。旁边还有一个雍容华贵的妇人,虽已上了年岁,但能看出来保养很好,眉目之间,淡淡施了些脂粉,高耸的发髻别了一圈细碎的珍珠金饰,未开言已让人先觉亲近三分。

相较那妇人的华贵,那姑娘倒如一滴清露,清新剔透,又如清水芙蓉般亭亭玉立。

青桐一直呆呆地望着她,直到继母在后面小心地挠了挠她,她才回过神来。

原来,陈皇后见人到齐了,便领着大家向苑中走去。

那华贵的妇人不紧不慢地跟在皇后后头,时不时地和皇后话下家常,说到开心处,众人也都呵呵地陪着笑。

那姑娘倒未出一言,安静地跟在后头。旁边一个眉清目秀的姑娘,扯了扯她的衣袖,她竟然很温柔地冲她笑了笑。

那姑娘看她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冷若冰霜,便同她聊起了路旁的花草。

女眷中,一个身穿鹅黄裙衫的少女,格外的花枝招展。除了头戴多重金玉珠宝,还在裙摆处绣制了一圈珍珠翡翠。娇俏的两颊也贴了些银制亮片,整个人看上去光彩照人。

这姑娘是何府何大人的孙女,应娘娘之邀,同她祖母一道来琼林苑赏花。

前面的人,不知道说了什么,她正接过话茬:“我看呀,不管是哪里的美人儿都不如咱这大宋的陈皇后:不怒自威,气度非凡,偏偏还有着那让我们小姑娘都望尘莫及的仙貌!”

陈皇后正同那王夫人聊得酣畅,忽然听后面一个小姑娘,妄议自己,本想呵斥,但听全是夸赞之语,便笑着对那何老夫人说道:“都道后生可畏,何卿家,你家这孙女的嘴巴可是伶俐得很呢。”

那何老夫人慌忙拜倒:“娘娘恕罪,孙女不懂规矩,冒犯了您!还请娘娘开恩。”

陈皇后一弯腰扶起了那何老夫人,又转身将那何姑娘拉到身前,笑着放了一枚新摘的海棠花到她手里:“令孙女口齿伶俐,我很是喜欢,何罪之有啊!”

早有夫人上来打圆场:“就是就是,皇后娘娘母仪天下,岂会为了这等小事儿与你计较。早就听闻何老夫人律己甚严,今日一见,果真如此啊。”

说罢,一群人哈哈大笑,又自往前走去。

前方是一处开阔之地,与周边高低起伏的山水景致不同,这里独独开辟了一块出来,精心铺设了汉白玉,围上了朱漆描金栏杆。

栏杆里面,是一坛坛千姿百态正自盛放的菊花。色有金黄、纯白、艳红、淡紫之异;形则有园抱、退抱、反抱、乱抱、露心抱、飞午抱之差。按照栽培品种不同,则又分了多头菊、独本菊、大立菊、悬崖菊、艺菊、案头菊等。

青桐尤喜那园抱、飞午抱的花形。园抱黄菊,仿若一个个向内包卷生长的莲蓬,内敛谦和;而那飞午抱白菊,又偏生有一种洒脱不羁、飘飘成仙的妩媚姿态,仿若天宫的嫦娥翩跹而舞。

陈皇后身旁的宫女过来招呼大家在旁边的凉亭坐下,又给每个人分发了些纸笔。

原来,娘娘有令,让各家推选一个代表,为菊赋诗填词,前三名得胜者可摘花作为赏赐。

青桐看到那王家姑娘正同那贵妇人低声说笑着,好像是在推让写词的事儿。

继母则笑盈盈地望着青桐,咱家就由你代劳了。

青桐自然也不客气,提笔一首《秋日菊语》便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