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邵氏印象(1 / 2)

华人大亨 端木春树 0 字 2020-08-23

 听完黎泽的话后,众人眼前皆是一亮,其中尤以金庸,梁羽生和邵毅夫三个人最为严重:金庸和梁羽生是惊讶于自己的这个弟子,原来不仅是在武侠小说上能够有些成绩,就是在其他类型作品上的成就未来也不会低,就以刚才所说的这个《玉观音》来说,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将一个听来的故事整理成一个情节设定和人物都非常具备感动读者的潜质,这样的功力可能已经不再需要两个人在教给黎泽什么了。金镛和梁羽生两个可以肯定,黎泽现在唯一需要的就是时间,假如给他足够的时间,让他进行更多的创作,假以时日,能够成为一代文坛宗师,这令两人不仅又惊又愧,惊的是自己这个徒弟在文学上的天赋和造诣竟然已经达到了这样的高度,令人匪夷所思;愧的是,自己这个徒弟收的实在是便宜,恐怕在未来自己也很难在创作上能够给予多少的指导,但这个徒弟从这一晚上的举动来看,内心是非常敬重他们二人的,这令传统文人习气的两人更加觉得愧疚。

金镛和梁羽生对视了一眼,看到了彼此眼中所流露出的想法,于是都摇了摇头。好歹现在的黎泽还需要时间和环境来成长,自己两个糟老头就要在这个方面多下功夫了。

邵毅夫的震撼来源于他从黎泽的身上似乎看到了自己年轻时候的样子,此时的黎泽是如此的意气风采,尤其是在讲述《玉观音》剧情的时候,表情随着情节的深入而完全融入到了其中,这令邵毅夫在听着的时候,更加有多感触,此人就是天生干这一行的,作为香江的影坛大亨,他也算见遍了形形色色的各种人,可唯独从未见过黎泽这样的年轻人:说他狂妄吧,可似乎一切事情都在他的掌握之中,强大的自信令人不得不信服;说他沉稳吧,可那讲述一个故事时神采飞扬的样子,怎么也不能让其中看到沉稳这两个字;说他世故吧,可他偏偏又对人情世故以及交际似乎毫无兴趣;说他年轻,的确看上去是很年轻,可这样的年纪又怎么可能能够创作这样具有丰富社会生活经验才能创作出来的故事?

这一切都在邵毅夫脑中画了一个大大地问号,这个年轻人真的是太令人好奇了,真的想知道他到底在想什么,这样的年轻人自己从未见过,就算是曾一度被他认定为自己接班人最佳人选的邵维英,也从未给自己这样的复杂的感觉。

邵毅夫自认平生识人无数,虽然也有看走眼导致失去李小龙和许冠文这样的人物与自己失之交臂,但总的来说,邵毅夫对于自己识人的能力还是非常自信的,此时的他看到黎泽神情自若的样子,突然间眼前一花,好像对面的人从黎泽变成了自己。

那是邵毅夫50年代末初到香港时候的事情了,那个时候的他大兴土木、挥金如土,大刀阔斧的豪爽做派足以让人咋舌。当时的他可以之所以能够拥有这样的创业气魄,那是因为少氏家族已经有了充裕的资金,加上他的三哥去不仅坐镇新加坡,为他提供雄厚的资金支持,更是跑到香港了解邵氏影城的进展,在邵氏改组之后,更是兄弟两人共同掌管电影制作。

邵毅夫在黎泽的身上,还看到了三哥年轻时候,和发行商,艺人以及媒体打交道的样子,邵山客是邵氏家族中口才最好的人,而此时的黎泽,通过《玉观音》剧情的讲述,已经让自己在心中对他的印象加了不少分。更关键的是,这个黎泽所讲述故事的状态完全死信手拈来,感觉很随意但却令人很难找到丝毫的破绽,更加令人惊讶地是,他的急智之才,在看到自己所送礼物到他开始讲述剧情的时间不足半个小时,更何况他还是在听完自己的请求之后才开始构思的,就算是半个小时的时间内能够构思出一个完整的电视剧本已经算是骇人听闻的了,更不要说黎泽这样的,能够写“命题作文”,在玉观音的名字下,写了一个看似与这点完全不相干,但在文化思想却有着很深厚关联的故事,这就不得不令邵毅夫动了爱才之心。

“阿泽小友,有没有想过上学期间来无线做份剧本策划的兼职啊?”邵毅夫公然招揽了起来。

“暂时没有这样的想法,可能需要过一段时间吧,另外,关于这部《玉观音》还有我下部作品的影视版权,我希望能够过几天有时间当面向六叔请教。”黎泽回话。

“好!”邵毅夫也知道今天不可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再继续深聊下去了,更何况他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他相信既然黎泽能够在自己两位师傅面前对自己讲出了这个故事,就不怕他会将这个故事再转手卖给其他人,不过这小子油滑得很,在这么多人面前将整个故事都讲了出来,看上去是不明智的选择,因为这个故事并不复杂很快便可以找人将剧本写出来,甚至可以完善的更好,但在场的诸位都是香江有头有脸的人,谁都可能轻易地这样做,黎泽在这样的场合说出来,一是对自己的作品有着非常强的自信,不怕自己不买单,二则是利用在场的这么多人尤其是自己的两位师傅来对邵毅夫的无线方面进行气势上的压制。无论是后面价钱谈不拢还是无线私自用了这个故事,都会收到在场其他人的鄙视,甚至会影响和他们的合作,但如果合作成功了,那么这些人都有可能为他们极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