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线索(1 / 2)

圣武仙尊 踏月而行 0 字 2022-09-20

 出了门,李哲就看见伍明薇已经等在门外。</p>

他也不多说,只说了句,伍师姐我们走吧,就隐匿了身形,悄然向山外遁去。</p>

李哲说走就走,如此干脆,伍明薇也是一愣,但她没有多说什么,连忙追了上去。</p>

为躲避有心人的窥探,李哲特地从一条平日无人进去的路线,遁出山外。</p>

数日后,中京城门口来了一对夫妻,男的一袭白衣,英俊潇洒,女的大红衣裙,惹火妖娆。不用多说,当然两人就是稍微化了点装的李哲伍明薇了。</p>

漫步走在繁华的大街上,伍明薇突然亲昵地抱住李哲的右臂,丰满的胸部有意无意的搁在她的臂弯中,并温柔地问道:“夫君,我们先去哪里落脚?”</p>

李哲眉头一皱,右臂如泥鳅般从伍明薇怀中滑中,心中暗自叹道:“真是自作孽,不可活啊。”</p>

为了行动方便,来时的路上李哲提议两人扮着姐弟。</p>

伍明薇死活不同意,非要扮着夫妻。</p>

李哲也不在意,夫妻就夫妻,反正是假扮的。</p>

没想到,这女人好像是得到了某种许可,行为一下子大胆了许多,搞得李哲非常不自在。</p>

早知道会这样,李哲打死也不会同意。</p>

一路上,只要自己表示出亲昵,李哲马上就会躲开,并刻意的保持距离。</p>

不过,伍明薇没有丝毫的不快,反而有些高兴。</p>

在她的心中,李哲与钟灵儿是一对恋人,如果自己一介入,李哲就投入她的怀抱,这种见异思迁的男人根本靠不住。</p>

她知道这种事急不来,反正有了长辈们的默许,这种机会以后有的是。</p>

就算李哲是块万年寒冰,本小姐也要把你捂热了。</p>

为了避免伍明薇尴尬,李哲从左袖中取出一把折扇,展开后潇洒地扇了几下,回道:“夫人,我们先到前面的酒店吃个饭,再决定到哪落脚。”</p>

两个灵种期修士早就辟谷了,还要吃什么饭。虽然伍明薇不明白李哲的用意,但显然她不是会拒绝李哲的提议的。</p>

在李哲的引领下,两人来到那家李哲常去的酒店,点了一桌子好菜好酒。</p>

伍明薇在云梦宗长大,自小就是吃辟谷丹的,这些人间美食,少有机会品尝,吃得是津津有味。</p>

与她相反,李哲是手拿酒杯,愁肠百结。</p>

说实话,李哲对此行的结果并不看好,多半是要无果而终。</p>

殷家在中京布这么一个大局,目的就是要收集精壮的魂魄,修复五魂噬魂幡。</p>

既然此目的已经达到,那么以殷家谨慎的行事风格,相关人员应该已经全部撤离了。</p>

自己现在才来找,恐怕为时以晚。</p>

虽然机会不大,但李哲也不想放弃,还是要努力一下。</p>

能决定战争时间和战场位置的人,除了皇帝赵义德,就是他的几个近臣。</p>

作为皇帝,赵义德是最有决定权的,嫌疑也最大。</p>

赵义德虽然贵为皇帝,但以殷家修士的手段,要将他控制住,甚至直接用人将他替换掉,都不是太难的事情。</p>

因此,李哲决定天黑之后,先潜入皇宫,到赵义德生活的场所看看</p>

(本章未完,请翻页),也许能找到些蛛丝马迹。顺便看看他身边的皇妃、太监、宫女,有没有可疑的人。</p>

如果没有发现,再去调查另外几个大臣。</p>

打定了主意,李哲的心情轻松了许多,也拿起筷子大快朵颐起来。</p>

正在此时,从门外走进三个人来。</p>

抬眼一看,李哲心中一乐,正打瞌睡,枕头送上门来了。</p>

三人是李哲的老熟人,在这个酒楼已经碰到过两次的赵虎、张鹰、曾牛三兄弟。</p>

数年不见,三人除了稍显苍老外,变化不大。</p>

老大赵虎是皇帝的贴身近侍,肯定知道不少内幕,将他控制住,一定能问出很多有用的情报。</p>

三人坐下后,张鹰先开了腔:“大军出动几个月了,半个月前的塘报说,要与吴越两国决战。都半个月过去了,也没新消息,真是急死人了。”</p>

“二弟,你太性急了。烽火平原离中京极远,就是八百里加急,也要半个多月才能将塘报传回来。据为兄估计,至少还要五天,大战的结果才能传回来。”赵虎哈哈一笑,说道。</p>

“大哥,我觉得此次决战,陛下有点操之过急了。虽然这几年我们连战连捷,军队士气高涨,但两国联军比我国多出一半,我们并无必胜的把握。”张鹰担心地继续说道。</p>

“二弟,不要妄议陛下的决断。陛下是天生的将星,胸中的谋略,就是那些古代名将也大大的不及。你以为我们不占优势,在陛下的眼中已是必胜之局了。”</p>

“大哥,陛下的谋略我是大大的佩服的。可是,就连我这个粗人也知道,我们周国的骑兵不如吴越两国,选择平原决战,我们大大的吃亏了,胜算肯定降低了。陛下用兵一向喜爱选在山地,这次为什么一反常态?”</p>

这个问题正问在李哲的心上,他连忙竖起耳朵,等待赵虎的答案。</p>

“哦。三弟居然能看到这一点,大哥还真是意外。你说得不错,陛下本来选择的决战地点,要往南偏五百里,正是一片山地。可是,殷丞相提议将决战地点移到平原上。他的理由是,山地作战虽然可以发挥我军的优势,但不利于合围,最多只能将吴越两国大军击溃。决战的机会只有这一次,如果不能一战尽全功,那些溃军就会重整旗鼓。我军将会陷入漫长的战争中。陛下考虑了很久,还是采纳了他的建议,准备冒点风险,在平原一举将两国主力歼灭。这样一战之后,两国再无可用之兵,只能投降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