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37章 讨袁同盟同时起兵(2 / 2)

洛阳与寿春一战,是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决。

这次战役,刘芒同盟中,包括曹操、刘备、孙策以及刘表。

袁术集团,包括袁术、吕布、张邈。

从兵力上,袁术占优。

经济实力,难分高下。

而刘芒的优势,在于大义!

战争,表面上是兵马比拼;本质上,却是综合实力的较量。

司隶洛阳一带,社会安定,民心团结。

而刘芒还有一项优势,就是后勤保障。

一年多前,宇文恺在刘芒的授命下,组织修建了洛阳粮仓。

这个国家粮仓,囤积了大量粮草,足以支撑此次战争,而不必从远方大量调运粮草,节省了大量人力,就是节约了战争成本。

长孙无忌和包拯,坐镇京师洛阳,负责粮草调拨。

于成龙驻缑氏,负责刘芒的中军部和常遇春部的给养供应。

傅友德驻管城(今郑州),负责为新政王忠嗣部、开封岳飞部提供给养保障。

……

就在刘芒发兵的同时,刘备也按照事先约定,自徐州起兵。

刘备虽然起兵,但顾虑不小。

徐州三面临敌。

除了西面袁术外,北面还有曹操、南面还有孙策,曹孙两家,虽是刘芒征讨袁术的盟友,但和刘备的关系,并不紧密。

甚至,曹操和刘备,还因徐州而结仇。

曹操和孙策,不能不防。

刘备命诸葛诞守琅琊,北防曹操。陈登赵云,守广陵,南防孙策。徐庶糜竺孙乾,坐镇东海郡郯县。

命关羽周仓,率部一万,驻下邳国夏丘,威胁袁术的扬州九江郡阴陵。

而刘备,率领史天泽、伍云召、张飞等大将,统马步兵两万五千,驻扎彭城。

伺机对豫州沛国,发起攻势。

……

而江东孙策,也开始调运兵马。

刘伯温到访,孙策虽同意配合刘芒进攻袁术,但在如何配合的问题上,江东众文武,还是十分谨慎。

袁术势力太大,江东若北渡长江发起进攻,不论军力还是后援补给,都处于明显劣势。

经过反复商讨,孙策最终拍板决定。

从大局看,参与讨伐袁术,削弱袁术实力,有利于江东的发展。

而江东的战略,应以消灭豫州水军,防止豫州军南跨长江,从而保证在豫章争夺中,抢占先机。

同时,在实力尚未足以对抗荆州刘表之前,江东要避免刺激荆州,暂时不能进兵豫章。

按照这一战略方针,孙策委托舅父吴景、二张及陆康,坐镇吴县。

命周瑜驻守曲阿,以操训江东水军、打造舰船为主。

命从兄孙贲、黄盖、蒋钦、周泰驻秣陵;程普、韩当,驻芜湖。这两部,以巡防长江沿线,伺机消灭豫州水军。但不得北渡长江,主动寻战。

而孙策自己,则率领卢象升、张弘范、太史慈、雄阔海等将领,悄然南下。

中原激战,各路诸侯自顾不暇。江东不支持寿春,已是对洛阳最大的帮助。孙策不想趟洛阳寿春之战的浑水,现在,正是巩固拓展江东的大好时机!(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