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6章 犯我天威虽远必诛(2 / 2)

“大汉,雁门北驱匈奴部,右路统领斛律光,率本部一千骑兵,列队完毕,等待检阅!”

“归队,待阅。”

“诺!”

满桂、斛律光拨马回队。

“哇!咱雁门有这么多队伍啊!”

“那是,看到没,苏大帅的中军至少还有五千精兵呢!万人大军北伐匈奴,解气啊!”

雁门北伐部队,只有五千人,当然没有万人之多。

展示军威,震慑匈奴,震慑太原王柔,虚报些数量又有何妨。

五千也好,万人也罢,阵列在广场,一样的无边无沿,各地诸侯派来的暗探,哪能查的清楚。

“呜……呜……呜……”

号角声再次响彻雁门关外,万众肃穆。

苏定方下马,大步走到高台前,单膝跪地:“汉,雁门北驱匈奴部,统帅苏烈,率马步军共万人,列队完毕,请我主检阅!”

高台上,少主刘芒微微点点头,缓步向台下走去。

程咬金高擎火红大纛,高宠杨延嗣威风凛凛,紧随少主刘芒。

“礼!”

“唰!”

雁门精兵,全部将紧握的兵刃抬高一尺,以示敬意!数万民众,鸦雀无声。

少主刘芒,检阅大军已毕,回到台前。

“授旗!”

少主刘芒,从程咬金手中接过大纛旗。

苏烈上前,叩拜军旗,起身,接过大纛,高高举起。

“人在,大纛旗在!”

“人在,旗在!”雁门精兵喊声震天。

苏烈将纛旗交予旗手,排在自己的帅旗之前。

刘芒重返高台。“自古以来,师出皆有名。今亦有《北讨匈奴檄》。”

宿卫奉上檄文,刘芒朗声宣读:“圣人云‘以德报怨’。匈奴胡儿久乱北地,昔高祖以兵击之,后历惠、文、景至今,天子不绝,然贼作恶成性,不服教化,犯我边关,毁我良田,掳我百姓,屠我同胞,凡此种种,罄竹难书。

芒忝雁门,不敢懈怠,奉天下义,以征不臣,今令雁门勇士万人北驱匈奴。青天于上,顺昌逆亡,今日兵发,必将胡虏驱逐于阴山之外,俯愿蚩尤大帝成芒之事,则将立碑于漠北,万世供奉,四季不绝,伏维尚飨。”

这篇檄文,较长孙无忌草拟文稿已简化通俗了许多。

少主刘芒宣读檄文完毕,振臂高呼:“犯我天威,虽远必诛!”

“犯我天威,虽远必诛!”

雁门将士,群情激昂,感染了数万围观的民众。

“犯我天威,虽远必诛!犯我天威,虽远必诛……”

甚至连外来暗探也不禁被感染,跟着振臂高呼起来。

“呜……呜……呜……”

庄严的号角,再次响起。

广场上,激情的民众渐渐平息下来。

“雁门父老兄弟姊妹们。我大汉乃文明礼仪之邦,此次用兵,实非得已。然,刀兵起,百姓伤。雁门父老,连遭刀兵之苦,刘芒于心不忍。”

刘芒停顿了一下,扫视着雁门关外的人海。

“为表达对我雁门父老抵御匈奴的敬意,雁门全境,免赋税三年!”

“啥?”

“刘太守说啥?”

“啥?免赋税?”

“啥?三年?!”

很多人离得太远,根本听不清楚。但免赋税的消息,如春风般迅速在人群中传播,瞬间,雁门关外沸腾了!

“免赋税喽!”

“万岁!”

“万岁!万岁!万岁……”

数万民众,跪伏于地,万岁欢呼,响彻云霄……

(不得不打断一下,“万岁”,在宋代前,并非帝王专用称呼,秦汉之时,是很常用的欢呼之词。特此说明,以免误会。)

万众欢呼稍歇,号角军鼓声再起。

“呜……呜……呜……”

“咚……咚……咚……咚咚咚……”

“大军出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