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1章 第三条道路(1 / 2)

 061章第三条道路

“首长,你不要把政党想得太过神圣,当然也不要把政党想得太过阴暗。所谓政党,不外就是一个拥有着一定政治理念的政治组织,并发动党员去努力实践其政治理念罢。”仇鹰的政务顾问赵明解释道。

“这个道理,我懂。我担心的是,当这个政党成立之后,如何处理政党与政府、军队以及实业企业的关系。”仇鹰说道。在仇鹰内心,他并不准备采用后世的政党制度。

“首长,不管你有何种想法,《南洋华人发展报告》已经说得非常清楚,华人是不同于西人的,因此,西人的一套,我们只能参考;同样,后世华夏的一些做法,我们也是可以借鉴的。在该报告中,政党的地位其实是确定了的,即政党组织可以介入社会生活,但必须在法律之下活动。”

赵明说得非常委婉,好在核心内容是确定的,政党组织必须在法律之下活动。

但是,《南洋华人发展报告》并不是要把南洋打造成一个共和国,因为南洋破碎的地理,以及不同文化的传统,决定了这一国体会有诸多不便。顾问委员会所推崇的,是一种介于“帝国”与“联邦”之间的体制,又或者,是一种“帝国+联邦”的体制。

帝国,即是以华人为主体的坚定的政治权力中心,联邦,则是零碎地区的人们加入以华人为主的帝国的方式。

在形式上,《南洋华人发展报告》非常推崇美国的方式,北美最早的十三块殖民地,后来发展到50个州以及众多的海外领地共同组成的国家,除了美国的宪法之外,各州亦有制定法律的权力,各州的法律除了不得与宪法相冲突外,各州之间的法律相冲突的情况非常普遍,譬如甲州无死刑,而乙州却有死刑的情形。

但是,形式上可以借鉴美国,实质上却不能。北美十三个殖民地,都来自同宗同祖的英国,说的是同一种语言,理念、习惯、信仰都相近,所以他们可以搞成一个联邦制的共和国;但南洋的情况要复杂得多,其他的不说,仅华人与土著的对抗,就存在了数百年之久;此外,南洋土著之间,各列强宗主国之间,都存在着诸多矛盾。

所以,华人要在南洋立国,要么立一个像后世新加坡那样的城邦国家,要么可以一个岛为基地,立一岛国,但这样根本就解决不了南洋华人的地位问题。因为南洋华人,遍布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在内的南洋所有岛屿!

要从根本上解决南洋华人的地位问题,必须建立一个包括绝大多数南洋岛屿或主要岛屿在内的南洋华人大联盟!而这个大联盟,最好采用联邦帝国的方式。

成立一个政党,由政党力量来宣扬南洋华人的主张,凝聚南洋华人的力量、人心并推动南洋华人的建国历程。

不过,这个政党应该更像英国体制下的政党,英王的地位至高无上,不可撼动,在英王之下,各政党、派别可以在政府层面各显神通。

“那么,组建一个什么样的政党好呢?”仇鹰本身也是极其聪明的人,他对政党不感冒,主要原因是他还没把自己当成一个政治人物。而随着仇鹰地位的提高,他就会明白,有些事情,仅靠军事实力或经济实力是解决不了的,必须得通过政治途径采用政治手段。

仇鹰浪费了很多脑细胞,才想到两点:

首先,这个政党必须把华人的利益摆在首位,民族利益必须高于一切!让华人挺直腰杆而活,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必须通过奋斗才能实现。

其次,这个政党必须具有超前的理念,拥有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以及执行力,惟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复兴华人五千年之荣光!

“首长话中的华人,并不是单纯指南洋的华人,而是指全球的华人?”赵明听了仇鹰的两点后,问道。

“可以这样理解,譬如,此时北美的华人也不少,我们总不能不管吧?”仇鹰也是想了想,才最后确定了他的观点。

“首长还有没有其他要求?”赵明又问道。显然,要组建政党,其具体事务也得由赵明这个政务官组织实施。

“这个……华珙的为人民服务还是不错的,你们要考虑的,不是让它成为一句道德口号,而是成为政党真正的宗旨,要体现在执行力上。”

仇鹰确实是外行,即便提要求,也只提了这么可怜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