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2章 历史人物来了(1 / 2)

 042章历史人物来了

若尼尔拿河南岸的事,据说死了上千的土著,说起来事儿还真是不小,毕竟那是上千条人命啊,而不是上千只畜牲。虽然华人把土著称为猴子,但他们毕竟不是真的猴子。

可即便如此,与高贵的荷兰人又有什么关系呢。在印尼各大岛屿,哪天不发生华人与土著的冲突,哪天不死几十几百人,难不成发生死人事件都要市长负责?传讯南华公司的负责人,只是表明这事坤甸市政府已经知道了,高贵的荷兰人已经知道了,就看你们华人是否懂事了。

看起来,华人真还懂事,于是,利奥德斯市长的态度顿时大好,“呵呵,尊敬的万,你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万永平将交火的责任全部推给了土著,事实上也是土著挑起的事端,捡好的说了一阵,然后话锋一转:“尊敬的市长阁下,四村民团团长向你表达敬意,”说着,万永平又摸出一张1万英镑的支票,“四村民团团长仇鹰,最近看上了若尼尔拿河南岸那一片无主之地,希望能够通过市政府,将土地所有权确认下来。”

“呵呵,这事好说,好说。你叫他派人来市政府办理相关手续吧。”利奥德斯非常高兴,这华人很懂事啊,还知道用法律手段来确定自己的利益边界。

利奥德斯所说的法律手段,是指殖民当局最新推行的一项产权登记制度,譬如你拥有一所房屋,可在一级政府处去登记,以明确其所有权等,这项制度,在城市里推行没任何问题,但在乡村,因为房子除了自己住以外,并不能带来任何利益,因故进展缓慢。

除了房子外,土地、山林等不动产的产权,同样在登记之列。但是,这项制度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实施,大多数华人还处于观望之中,而土著居民更是不加理会。自己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凭什么要去你政府那儿登记啊,如果只是登记也就罢了,可是还要缴纳不菲的契税,这就更没必要了。

这就是南洋与美国的差距了,如果你在美国拥有一片牧场,求之不得早点在政府那儿办好手续,因为地皮也是可以用来抵押贷款的,死资产可以变成活资产呢。

根据荷兰殖民政府的规定,凡沼泽、荒地等,每1公顷的登记契税为1美元(荷兰盾换算太复杂,以后一律用美元表示),也即每1平方公里的面积需要交纳100美元,如果真是沼泽、荒地,这100美元支出,可能一辈子都有可能收不回来。这便是土著或其他华人不愿意登记的原因。

但是,不愿意登记,从法理上说就是无主之地,譬如若尼尔拿河南岸这片地方,只要仇鹰将手续办下来,从法理上就属于仇鹰的了,如果土著还敢来这片土著骚扰,被打死算是活该。

当然,荷兰人打的好算盘,如果印尼境内所有人都将土地等资源拿到政府去登记,荷兰人不但能够收获一大笔钱,其总督府还能获得不菲的政绩与名声。

但是,这个明显对华人也好对土著也好,都十分不利的政策,却被仇鹰发现了其中的价值,那就是仇鹰可以利用其规定,公开向市长私人及市政府频频示好,“麻痹”殖民当局,以争取时间。

仇鹰把这一套应对殖民当局的手段,称之为“贿买”,即通过合法的或非法的方式,尽可能掩盖或缓和四村民团与殖民当局之间本质上的敌对关系,让四村民团拥有足够多的时间积累力量。

华人一支小小的民团,在坤甸近郊的若尼尔拿河南岸,击溃了数千名土著进攻,还歼灭土著千人,这在近二十年的南洋华人历史中,可谓开天辟地之大事件,除了以前的兰芳共和国,还有谁能像四村民团这样,带给华人如些解气的消息?

此时的华人对于土著,对于殖民者,有如后世华人对于贪官。明知贪官胡作非为,糟蹋民财国力,但却无力反抗,甚至连表达都成问题,突然某一天,贪官车祸死了,贪官爆病而亡,贪官终于被抓了的消息传来,我等善良百姓心理顿时一快,尼码,高兴啊,放鞭炮,喝酒!

对于“三美公司”董事长,以经营布匹起家的巴达维亚富商庄西言来说,坤甸近郊的战斗消息就像是快乐之源,哪怕已经是百万富翁,但那种身在异乡的飘零,殖民者高高在上,土著时常劫掠的压抑,终于一扫而空!

得知消息的当天,庄西言就在家里呼朋唤友,大摆酒席,以示庆祝。

“听说这个四村民团与新近崛起的南华(坤甸)公司颇有关系。”酒席上,一个朋友透露出新的消息。

南华公司?如果在座的人不知道南华公司,他就不是商人!南华公司横空出世不过半年,但他的大米、小麦、机械表、自动表等产品,早已经风行南洋,甚至远销欧美。在座的几位朋友,大多都戴上了一块南华公司销售的自动手表。

“你怎么知道这个消息?”另一位朋友反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