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8章 标准陆战连(1 / 2)

 霍去仇的炮击表演,只是仇鹰“练兵改革”的号角罢了。炮击的次日,南华军全军350人开始了春季大练兵。

120名新兵,继续三个月的新兵基础训练。

是的,仇鹰明确规定,但凡新兵,必须进行三个月不间断没有周末休息日的近地狱似基础训练;20公里负重越野,最后要加重到40公斤,时间必须在2个小时以内完成,如果新兵不能完成,便通不过新兵训练;如果老兵每周一次的40公斤20公里越野训练,达不到及格线,意味着老兵的体力下降,那么,就请转业,或听从其他安排吧,一线作战部队,你老人家肯定是不行的啦。

新兵的其他常规训练,完全按后世PLA一线野战军团的标准进行训练,三个月训练结束,各项成绩将张榜公布。而各部队选人,则根据南华军总部制定的选兵原则,按先后顺序择优选择。

至于没人选的普通士兵,那就进入常规部队吧。

至于此前的老兵,也同样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补充训练。何谓补充训练,就是此前训练不完备没给人机会的一些训练,譬如,也许某人颇有炮兵天赋(涉及到计算,需要一定文化,但也不绝对),但此前却安排他去当了步兵,在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安排有可能埋没了他的天赋,不利于他自身的发展,同样不利于部队的发展,于是,补充训练就是一个机会。

补充训练之后,则是所有人员的量化测试,每一项军事技能都要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同样张榜公布,就是部队首长仇鹰,也要参与量化测验。

好在仇鹰在前世就有接近兵王的整体实力,再加上射击精专。在所有测试项目中,哪怕有些项目成绩不是第一甚至不是第二,但仇鹰的成绩依然高居榜首,让别人高不可攀。

400米移动靶103.8环,第一名;800米移动靶狙击10.7环第一名;投弹66.1/1.3米,第3名;炮击800/5米,第4名;徒手格斗第1名;刺杀第1名;潜伏伪装第1名;20公里标准越野第1名;野外生存第1名;机动车驾驶第1名。

特别说明,800米移动靶狙击,使用的毛瑟K98狙击步枪,要想参加狙击比赛,必须进入普通射击成绩十分之一的名次之内,才有资格。投弹的前一个数字是指远距离,后一个数字是指落点依稀,炮击数字的意见也一样。

刺杀,是用草木桩代表,但考核和测验并不轻松,首先,10个草人木人,放在四周有8名评委的一间房子里,在草人或木人的身躯胸腹部位,由8名评委用粉笔各点一个不大于乒乓球的白色圆点,考核的士兵从门外持枪进入,然后就开始刺杀,考核的量化标准有两个,第一是刺杀准确,第二是时间,刺杀最准且耗时最短之人,为第一名。

后来,这个类似于少林寺“木人巷”或“铜人阵”的考核项目不但被保留下来,而且还愈益完善,譬如除了10名敌人外,还有一些我方群众,这是一个混乱的战场,你要准确刺中敌人,是非常困难的。

此外,木人的草人是有区别的,刺中木人,刺刀有可能被木人的木质给夹住,而刺草人用力过大时,同样也可能出现刺刀和整支步枪被夹住的情形。所以,这个刺杀考核,既考稳、准、快,而且还考脑子是否灵光,也即你在刺出这一刀时,就要想到刀出之后可能的变化。

当然,再后来,南华军已经非常强大时,这种刺杀训练考核的标靶也进入了机械化、自动化、电脑化时代,那时的考核,将更加科学。

仇鹰的强大是当之无愧的。不过,霍去仇也当仁不让地取得了迫击炮炮击第一名。

在这些测验中,有些项目是选项,不一定必须测试,譬如野外生存项目。这个项目,并不是真的要让人不带粮食的情况下,在野外生存一个月或半个月,而是以同一片野外地形,足够宽大的一块地盘,让所有参赛者都进入,去寻找食材,四个小时后比赛结束,找到食材数量最多的,为优胜者。当然,除了数量多外,还得给评委们讲解,这些食材如何食用,食用后有些什么后果。

这不是一个必考项目,但对于要加入特种部队的士兵来说,没有这方面的成绩,心头多少都有一些歉意。好在野外生存能力是可以训练学习的,只要其他条件够,加入进去再学也不算晚。

练兵完后,就是部队的重新编制,因为仇鹰有了新的想法。

因为他觉得此前的大排制,在对付土著时或许不错,但真要对付倭国的小队编制,也未必就够用,又或者,人员是多了,但火力密度却没有相应的提升。因此,新的编制中,仇鹰崇尚的是人员精干,火力至上原则。

最基本的战斗单位: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