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2 / 2)

再看陈叔达等人,一个个嘴巴长大,足以塞下好几个拳头。</p>

大家都蒙了。</p>

这是怎么回事?</p>

为何会这样?</p>

崔大使等不应该很愤怒吗?</p>

不应该死咬着之前的条件不放吗?</p>

李二最先反应过来,问道:“崔大使,朕十分好奇,你为何会突然改变主意?前几日在太极殿,你可不是这样对朕说的!”</p>

崔大使看了看不远处的杜荷一眼,说道:“启禀皇帝陛下,这都是杜驸马的功劳,此前,外臣一时鬼迷心窍,不知好歹,自从昨夜遇见杜驸马,杜驸马一番教诲,外臣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决心改过。”</p>

</p>

李二看向杜荷。</p>

众人都也跟着看向杜荷。</p>

一时间,大家的心情都很复杂。</p>

杜荷笑呵呵地说道:“父皇,这都是儿臣应该做的,儿臣只是想,以后再做这些事的时候,朝中能少一些非议,儿臣就心满意足了,总不能让儿臣流血又流泪,王大人,你说是吧?”</p>

王珪急忙转过身去,不敢看杜荷。</p>

杜荷又看向长孙无忌:“长孙大人,你说呢?”</p>

长孙无忌鼻子都气歪了:“你……不能流血又流泪,说的太好了!”</p>

气煞我也!</p>

杜荷一把拽住正要往后走的陈叔达,问道:“陈大人,你怎么看?”</p>

陈叔达十分尴尬,“我我我……我,我觉得你说得对……陛下,此事,杜荷功不可没该赏。”</p>

李二点点头,高兴道:“杜荷有功,的确该赏,等救灾之事毕,再一并重赏吧。还有崔大使……”</p>

崔恩顺立即上前:“外臣在!”</p>

李二沉吟道:“圣人云,知耻而后勇,有错能改,善莫大焉,而今,你既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就应该好好改过自新,高句丽只是小国,高句丽的稳定,离不开大唐的庇护,你回去后,要好好劝诫高丽王,让他收起不臣之心,否则,朕不介意派大军教他做人,至于你……你很不错,朕就封你为安平县男吧!”</p>

李二大方,直接给了一个爵位。</p>

当然,大家都清楚,这只是个虚的,没有俸禄可领,也不会有封地。</p>

大唐给各国的使臣封官并不稀奇。</p>

但给爵位,崔恩顺却是第一个。</p>

崔大使却是愣住。</p>

砰。</p>

杜荷直接踹了他的屁股一脚,“还不赶快谢恩?”</p>

崔恩顺反应过来,急忙一揖到底:“外臣,谢陛下大恩大德。”</p>

“哈哈哈,好……安平县南,不必多礼,至于长安驿站之事,朕一定会妥善处理的,既是你现在已经是我大唐的臣子,朕会让礼部尽快为你修建一座府邸,就在长安内城吧。”李二一高兴,又准备给崔恩顺一座宅子。</p>

崔恩顺却摇摇头:“臣多谢陛下,只是,臣有个不情之请。”</p>

“哦?你说!”</p>

崔恩顺说道:“臣等昨夜住进了这新的长安驿站,住的十分舒坦,此地风景秀丽,而且清净,没有闲杂人等打扰,臣请陛下,将长安驿站,便设在此处,至于长安城的府邸,臣就不要了。”</p>

李二一愣。</p>

随后哈哈大笑起来:“好你个崔恩顺,还敢跟朕提条件……好,朕答应你了……你说的倒是有道理,原来的长安驿站,显得逼仄了一些,当各国使臣齐聚的时候,更是拥挤不堪,此地宽阔,虽说是外城,但用不了许久,外城的繁华也不亚于内城,此事,就这么决定了。诸位爱卿,你们可有意见?”</p>

陈叔达等人咂咂嘴,根本没机会劝李二三思。</p>

大家都摇摇头。</p>

却见杜荷一下冲上来,说道:“父皇,我有意见!”</p>

众人都好奇地看着杜荷。</p>

……(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