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九章 圣人取火(1 / 2)

 “父皇,儿臣有个好东西,此物,乃是老师发明的,请父皇看了之后,立即下敕旨,册封老师为当世圣人!”</p>

李恪一边走,一边兴奋地说道。</p>

好东西?</p>

册封圣人?</p>

李二一头雾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问道:“恪儿,何事让你这么激动啊!”</p>

李恪上前,急忙摸出那块由他亲自打造好的玻璃,递到李二面前:“父皇,此乃神物啊,乃是老师的新发明!”</p>

李二仔细打量那其貌不扬的玩意儿。</p>

半晌,他才说道:“恪儿,如果朕没弄错的话,这是一块用刀或其他东西打磨过的玻璃?”</p>

“正是,”李恪激动地说道,“父皇,老师取名为秃头镜。”</p>

秃头镜?</p>

好奇怪的名字。</p>

这看起来也没秃头啊!</p>

李二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脑袋。</p>

李恪丝毫没发现自己理解错了名字,将凸透镜听成了秃头镜,继续说道:“你可别小看它,它可以凭空取火,比燧人氏钻木取火还要厉害一万倍不止,燧人氏钻模取火,成为圣人,老师发明了更高级的取火方式,难道不应该被封为圣人吗?”</p>

“你说这东西可以取火?如何个取法?”李二顿时来了兴趣。</p>

取火,一直是这个时代人们最头疼的事。</p>

火折子是最普遍的方式,可是,不容易保存,而且保存方式很严格,遇到雨天就会熄灭,而且,一不小心,就全部燃烧殆尽。</p>

若是这东西能凭空取火,那杜荷就是大功一件啊。</p>

李恪解释道:“父皇,方法也简单,就是弄一点干草,放在这秃头镜下方,干草便会燃烧。”</p>

李二觉得,这样的取火,真是不可思议。</p>

然而,李恪已经从袖子里窸窸窣窣地拿出一团干草,直接放在李二的桌上,右手举起秃头镜,上下地比划着。</p>

他将杜荷当时操作的每一个步骤,都复制下来了。</p>

往下三下,又往上,然后往下,上上下下……没错,就是这样操作的。</p>

然后,就是固定不动。</p>

李恪记得,杜荷操作的时候,只过了几个呼吸,干草就燃烧起来了。</p>

可是到了他这里,却是半天没有动静。</p>

奇怪啊!</p>

咋不冒烟呢?</p>

李恪满脸狐疑。</p>

然后,他一扭头,看见赵阳厥着个屁股正聚精会神地看着,不由得火冒三丈:“你滚开,你把本王的火都吹灭了。”</p>

赵阳一脸哀怨地走到角落里去。</p>

他寻思方才也没看见有火出现啊!</p>

而这边,李恪一通瞎操作,却还是没见有火焰燃气,连青烟都没有。</p>

不科学啊!</p>

咋回事呢?</p>

李恪有些急了,抓耳挠腮的。</p>

难道步骤出了问题?</p>

李恪懵逼了,急得满头大汗。</p>

李二好奇地问道:“恪儿,不行了吧?”</p>

李恪擦擦头上的汗水,说道:“父皇,好像……不对啊,怎么就不能取火了呢!”</p>

砰。</p>

李二脸色一沉,一巴掌拍在桌上,怒道:“哼,恪儿,朕对你,真是太失望了,原本,朕让你和杜荷在宫中反省过错,就是希望你能好好反省,认识到自己的过错,没想到,你非但没有好好念书,反躬自省,却敢在此信口雌黄,还用一块破玻璃来骗朕说可以取火,你以为,朕是昏君吗?真是岂有此理!”</p>

李恪有口难辩:“父皇,儿臣……其实,儿臣之前亲眼看见老师取火成……”</p>

话未说完,便被李二粗暴地打断:“好了,你如此不成器,再和杜荷一起,只怕杜荷也会受到你影响,你去文昭殿反省吧,文昭殿是你母妃当年居住的地方,你好好想想,自己错在何处,一日没有反省,一日不得离开文昭殿……来人,送蜀王去文昭殿。”</p>

李恪大喊道:“父皇,请再给儿臣一次机会,一定可以的!”</p>

可惜,外面来了几个禁军,强行将李恪带走了。</p>

李二吩咐道:“找人盯着蜀王,让他在文昭殿好好念书,反思过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