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节 波斯奴(1 / 2)

 唐军和吐蕃在遥远的西域进行着血战的关头,西域呼罗珊地区的近邻,阿拉伯半岛发生了一件足以影响国历史的大事。///

阿拉伯远在天边,距离原万里之遥,怎么能和国历史发生了纠葛。这似乎不可能,不过,历史有着自己的规律,且听细细道来。

每年的秋季,太阳溜达远了,阿拉伯半岛的滚滚暑热退去,正是一年最为美好的季节。在温暖的红海暖风吹拂下,朝觐日已经不可避免的到来,曾经安静的麦加城人流滚滚,白色的衣服飘荡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犹如大海波涛,汹涌不息。

现在,阿拉伯半岛因为富甲天下和战乱频繁而著称于世,但这是石油美元带来的福利,古代的阿拉伯半岛可是另外一个样子。阿拉伯半岛有另一个名字阿西亚,含义为“干旱。”这个名字起得很酷,确实是实至名归。在一年之的大部分时间,阿拉伯半岛热浪滚滚,难于忍受的撒哈拉热风肆虐,吸干了任何潮湿,唯有冬天是温暖的。

但是,阿拉伯半岛的气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个世界最大的半岛,因为受到红海、印度洋和北非沙漠的多重影响,具有气候的多样性。沙漠西部的绿洲麦加的气候是很舒适的,适合人类居住。

一般来说,人类大量聚集的地方,必然是战略要地,因为有人的地方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有战争,实际也是如此。

从地图看,麦加靠近红海,濒临阿拉伯半岛腹地,为商旅往来的必经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因此发展迅速,成为了重要的继站。

商业心不缺乏商业交易,这一天是伊斯兰的节日,天气也是非常的温柔,麦加城里的市场红红火火的开张了。

阿拔斯在仆人阿卜杜拉的扈从下,挤过拥挤的人流,来到了伊斯兰教圣地的心部位。

阿拔斯是大食帝国的建立者、先知穆罕默德的最小的叔父阿拔斯的后代,属于神圣的家族,在看重家族血统的当时具有神圣的地位。因为具有高贵的血统,阿拔斯具有优先权,能够不受约束的进入“天房”朝觐。

天房在阿拉伯语为“克尔白”,意为“方形房屋”。这个定义很准确,天房当初是一个小房子,后来,阿拉伯人混大了,当然不能委屈了“真主”,于是进行了扩建,成为了一座宏伟的建筑。现在,这一座伫立在麦加城圣寺央的立方形高大石殿,为世界穆斯林做礼拜时的正向。

天房大门高于地面约2米。大门对面的墙有两个标记,表明先知穆罕默德曾在该处做过礼拜。

朝拜后,阿拔斯带着仆人阿卜杜拉,顺着大街行走,被人流拥挤着,一不留神来到了奴隶市场。

热闹的麦加奴隶市场,几乎乱成了一锅粥,叫卖奴隶的经纪人撕破嗓子大声的叫着数,竞拍的买家不停地起哄着。

看过《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这样的阿拉伯经典故事的人,不会陌生古代阿拉伯社会的奴隶阶层。

古代阿拉伯奴隶买卖贸易非常繁荣,因为阿拉伯人好战的习性,欧洲、北非、西亚战火熊熊,这块土地并不缺乏战俘。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奴隶是王室和贵族炫耀财富的重要手段,倭马亚王朝的亲王,如果没有1000名以的奴隶,都不好意思出来见人。甚至,普通的士兵都可能是奴隶主,叙利亚士兵在军营,士兵如果没有奴隶服侍,都觉得没面子。

过多的奴隶也导致奴隶贸易的繁荣。黑种、黄种、白种的奴隶竞价拍卖在集市,而最受欢迎的则是多才多艺,容貌姣好的拜占庭白人女奴。

阿拔斯过着优裕的生活,家里蓄养的女奴无计其数,各种颜色的都有,他甚至分不清有哪一个女奴曾经过自己的床。女人太多,像进入在花园之,不会记住一朵玫瑰一样,必然产生视觉疲劳,因此,他对千娇百媚的女奴不感兴趣,看过一眼算了。

在人群之拥挤,阿拔斯挤得一身臭汗,感觉兴趣全无,打算赶快离开这个鬼地方,回到自己在麦加圣山下的别墅,在几个漂亮女奴的服侍下洗一个香艳无的鸳鸯浴。

不过,来时容易去时难,人真的太多了,阿拔斯费了好大的劲儿,通体大汗淋漓,才挤到市场的边缘。

人终于少了许多,压迫感顿时减轻,阿拔斯长出了一口气,正在这时,他听到了一个呼罗珊口音的吆喝声。

因为人声鼎沸,阿拔斯没有听得很清楚,因此,他向阿卜杜拉问道“刚才那个家伙喊的什么,似乎是叫卖一个波斯勇士。”

阿卜杜拉不满的说道“主人说得对,那个呼罗珊奴隶贩子正在叫卖一个波斯奴,吹嘘说这家伙一个可以打倒十个。这都是吹牛叫价,忽悠别人当的,主人不必当真了。”

阿拔斯微微一笑,打算要走,突然想起了什么,驻足想了想,说道“闲着也是闲着,我们过去看看。”

阿卜杜拉不敢违逆主人的意图,但身的臭汗还没干呢,又要挤出一身更臭的汗。因此,心里不愿意,嘟嘟囔囔的跟在主人阿拔斯的身后。

阿拔斯挤到贩卖男奴的地方,相对于女奴贩卖的繁荣,这里的人不多,急于达成交易的更少。市场显得冷清,很少有人喊价,急得奴隶贩子们大声的招揽着生意。

阿拔斯在作为标的的高台前转悠着,四处寻找着,终于发现了一个猎物。

一个全身几乎****的年轻奴隶站在高台央,这个人年龄大约有20岁,有着一头浓密卷曲的黑发,蓝宝石一样的眼睛,面目犹如刀刻一样,线条粗狂。或许是常年劳作的关系,身泛着古铜色,大块的肌肉在阳光下隆起,显得异样的健壮。

此刻,这个奴隶的一只脚被长长的绳索拴在一个五、六米高的粗壮的木桩,身体可以自由行动。不过,他可没有动,抱着肌肉隆起的肩膀,冷漠的看着人群,脸没有任何害怕的表情,仿佛是一个国王,在巡视自己的国土和臣民。

阿拔斯立刻被这个骄傲的奴隶吸引了,走到高台前,仔细的打量着。

奴隶贩子是一个狡诈的粟特人,身穿褐色短衣,戴着粟特人特有的尖顶帽子,留着一幅狡猾而夸张的八字胡,胡子带着白茬儿。他已经吆喝了一午,是找不到买家,都要急疯了。看到终于来了一个感兴趣的买主,立刻沙哑着嗓子进行推销。

阿拔斯没有搭理奴隶贩子的巧舌如簧,问道“你刚才说,他一个人可以打倒十个人,这是真的吗?”

粟特人贩子恭敬地摘下了尖顶帽,托在手行了一个礼,献媚的说到“您有所不知,这都是小人谦虚了,如果小人说波斯奴打得过三十个汉子,别人都会认为小人吹牛。实际,他可以打倒一百个。”

是挺能吹的哈!阿拔斯出身高贵,性格非常稳重,最讨厌别人大话炎炎。听到了如此不着边际的吹牛,立刻兴趣索然,对阿卜杜拉使了一个眼色,扭头往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