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节 有敌情(1 / 2)

 大约一千多人的队伍行进在戈壁草原上。[燃^文^书库][]【更多精彩小说请访问】

时光进入了秋季,一年中最为惹人叹息的时刻到来了。

这是西域的中心地带,天山早已经被甩在了身后,进入了中亚地带。但是,天山的影响并没有因为距离的拉开而变弱,天山的风带着阵阵的寒气扫荡了广袤的原野。大草原上草木枯黄,白草黄沙,天似穹庐,整个草原显得满目苍凉。

对于这个场景,《敕勒歌》表现的最为贴切:“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在碧草黄沙间,长长的队伍迤逦行进,队伍中步行的很多,其间裹挟了很多大板车,车上堆满了粮食和弓箭、刀矛、盾牌等军用物资。

封常青疲惫的坐在大车的一个角落,随着马蹄踢踏的声音,昏昏欲睡。

自从那一场风波以后,封常青被段秀实给放了,回到了壮丁的队伍。在出发前,他将银子托付给了刘三哥,让他捎给席元庆,然后,她随着大队人马出发了。西域孤悬海外,道路漫长,此刻,他们已经在道路上跋涉了两个多月,队伍早已经进入了西域腹地,然而,遥远的道路似乎还没有尽头。

封常青因为写得一手好字,因此因祸得福,没有随着大队人马痛苦的跋涉,可以坐在拉物资的大车上休息,滋润的就像一个老地主一样。尽管如此,接连很多天在马车上颠簸,他的身体也是异常的疲惫,有时就像抽了筋一样。

太阳已经进入了下行通道,不久就会有黑暗降临。封常青为每天的夜晚发愁,塞外的风很冷,而他除了一身御寒的衣服,甚至一床破被都没有,只能蜷缩在铺着稻草的车板底下,守着篝火,熬过漫漫长夜。

正在封常青为黑夜发愁的关口,前方传来了一阵欢呼声。封常青不用问就知道,在茫茫的大戈壁行军,见不到女人,唯一能让将士们欢呼的,只有水源。

封常青猜得不错,刚刚还没精打采的队伍突然变得亢奋,人群纷纷向一个方向涌动。

封常青没有动,依然在大车上打着瞌睡。

等到人群心满意足的散去,封常青才慢慢腾腾的跳下了马车,拎着一个铜盆和一只水壶来到了已经成为了泥浆的溪水旁。

西域的土地干旱少雨,靠的是天山雪水的滋润,水质甘冽,然而,经过人马一践踏,不成为泥浆才是怪事。

封常青打了一盆泥水,放到一旁等待。

封常青不愿意早点儿过来打清水,不是他心里有问题,而是他不愿意让清水照见自己的脸

封常青现在很自卑,本来就不算英俊的脸,平添了一道伤疤,像蜈蚣一样趴在光滑的皮肤上,显得狰狞而恐怖,自己看了都讨厌。

泥浆沉淀了一些,封常青将有些清了的水倒进了水壶之中,拎着水壶返回了大车。

人畜的饮水解决了,大车在夕阳中缓缓行进。

夕阳西下,北风吹得人寒冷异常。正在封常青将要进入梦乡的时刻,一声嚎叫般的呼喊打碎了大戈壁的寂静,也打碎了封常青即将开始的好梦。

队伍变得异常的混乱,人马纷纷挤作一团,刚才还算整齐的队伍,已经成了集市。

封常青冷静的看着这一切,仍然蜷缩在大板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