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节互市马牙郎(1 / 2)

 东北的春天,茫茫的平原浩瀚无边,展现了芬芳的容颜,蜂蝶乱舞,传递着生命的信息,空气中洋溢着牧草的芬芳。[燃^文^书库][]羊群在芳草地上徜徉,牧童短笛横吹,整个原野如梦似幻。

然而,再好的风景也要有好心情欣赏,没有了好心情,什么样的美景都是多余的了。阿荦山就是如此,现在,他正坐在自己租住的破房子里喝酒,将一大壶中的最后一滴酒喝光了,酒精燃烧他的血液,让他的脑袋几乎要炸开了。

所谓借酒浇愁,阿荦山确实是在麻痹自己的神经,让自己的神经变得舒服一些,然而,他失败了,痛苦大山一样压下来,几乎将他的神经碾碎。

阿荤山长叹一声,被风霜过早侵蚀的脸上泪水横流。

是的,阿荤山有理由痛哭一场,而且,他的泪水忍耐的太久了。

这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阿荤山清楚地记得,还是在去年的冬季,一场百年不遇的大风雪席卷了东北草原,气温骤降。伴随着冷空气的到来,漫天的大雪覆盖了原野,仅仅在两天之内,苍茫浩瀚的北方平原就被一米多深的积雪覆盖。

大雪过后,从南方来的暖湿气流接踵而至,暖风吹拂,积雪的表面熔化,在积雪上形成了巨大的冰盖。

积雪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干枯的牧草掩埋在积雪深处,大批的牛羊因为没有食物,成批的冻饿而死。

在这块土地上杂居的都是牧民,牛羊大批死亡带来了恐慌和饥饿,百姓们纷纷逃难。

阿荤山虽然没有牛羊,但他也同样感受到了生活的压力,因为,他是互市马牙郎,也是靠牛羊吃饭的。

自从阿荤山被契丹大商人胡里韩度送进了监狱以后,刚刚荣升他后爹的安延偃架不住老婆的磨叨,不得不出头,花了大笔的银子,将他从监狱里捞出来。

安延偃给了阿荦山相对富足的生活,但没法给这个野惯了的孩子更好的教育。但是,因为他生活在民族杂居地区,语言繁杂,一百个人中,找出十七八种话都是少的。在这样的环境中生长,日子久了,他竟然能说9种语言。

更为重要的是,继父安延偃在幽州的范阳节度使府当过典军校尉的亲兵,那是一个需要说一口流利官话的职务,恰当的是,他的洛阳味道的官话十足真金。正因为如此,他很骄傲,也就要求家里的人都要学会说官话。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阿荦山说得一口流利的洛阳官话。

学会了洛阳官话,这一点对于阿荦山很重要,如果没有这一份高明的语言技能,他就没有机会让整个大唐朝廷崩塌了。

关于阿荦山的语言技能,历史上没有给出准确答案,他的敌人刻意贬低,认为他是能忽悠的大骗子,最多会6种语言。不过,大唐中兴名将郭子仪曾经说过,这厮“解九蕃语”。实际上,9种和6种有什么区别,毫无疑问,这是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