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祭天求雨(1 / 2)

 大周朝玺宗九年,六月初九,易出行,祭祀。

灵云和轻雪替我梳妆打扮。

我穿一身淡黄色的烟纱裙,外面是明黄色的广袖拖尾裙,裙尾处绣着一只金红色的凤凰,那凤凰是用万千颗红色的细珠子用金色的丝线串成,领口处绣着紫色流云,裙身则绣着红色牡丹。

轻雪又将我的万千青丝挽了牡丹髻,发中央戴着九天凤舞镂空冠,冠上是金色的凤凰,镶着红玉宝石,发两端是金色水晶流苏,流苏末端是红色的碎宝石,垂到两肩处,再配上一对凤蝶耳环,走起路来两边流苏如风铃般轻声摇荡,身姿摇曳。

我坐在铜镜前,轻雪为我描了远山黛,敷了铅粉,抹了腮红,点了朱唇,眼周涂了淡淡的金粉,称的我左眼眼尾处的凤凰花胎记更是活灵活现。

白皙的脖颈上戴着细金项链,项链上吊着金色的牡丹花,层层花瓣薄如蝉翼,镂空处襄着细小的紫水晶,泛着细细的碎光。

我看着镜中的自己,肤若凝脂,眼生桃花,玉指纤纤,好一个国色天香的美人。

时辰到,我起身,回过头,看到南宫瑜站在我身后,他看着镜中的我如痴如醉。

“皇上。”我福了福身。

“千秋无绝色,悦目是佳人。”南宫瑜扶住我的手,我起身。

“皇后今日真美,怕是诸天仙神见了也要动容。” 南宫瑜盯着我说。

他倾身过来,他的一张俊脸在我眼前一点一点放大,唇离我的唇越来越近,我侧了一下身,他的唇从我脸颊擦过,留下一片滚烫。

“皇上说笑了。”我轻轻的笑了笑。

“走吧。”南宫瑜牵着我出了凤仁宫,宫外是等候的宫人,他牵着我一路走到正阳宫。

正阳宫前,文武百官站两旁,后宫够位份的嫔妃站在首端。

我与南宫瑜站在台阶上看着群臣跪拜,睥睨天下。我第一次看到权力为何模样。

南宫瑜牵着我的手,与我一起走下殿前的六十六阶台阶,我与南宫瑜又在最前端,我看到翊妃,欣妃及其他嫔妃,她们的看着我眼里满满的嫉妒。我又看到南宫瑾,他还是那般脱俗出尘,看到我时浅眸亮了亮,如黑色的天幕里最亮的那颗星。

长长的队伍一路走到正午门,正午门外是等候祭天的队伍。

祭天队伍最前端是四头大象,大象之后则是乐队,乐队后面是祭天乐舞表演队,最后面则是牲畜祭品。

之后是皇家队伍,我与南宫瑾在最前端,后面是嫔妃与皇家宗嗣,再后面才是文武百官,禁军则在队伍两边护驾。

为显诚心,整个过程都是步行,出了宫门,街道两边都是跪拜的百姓。

祭坛离着皇宫倒不是太远,但也走了半个时辰。

终于到了祭坛,祭坛四周是黄墙红瓦,中间是红色的圆形祭台,祭台上摆着红色的桌子。

午时一刻,主帝神,副雨神,祭天开始。

四象立四方,四方挂明灯,祭品上祭台,乐队齐奏乐。

迎仙神。

南宫瑜手持帝神牌位,我手持雨神牌位。我们一同走向祭台,焚香,祭酒,行三跪九叩之礼。

祭玉帛。

“诸天仙神在上,下界大周朝玺宗皇帝南宫瑜在下,协文武百官承求上苍保佑,年年风调雨顺,愿天降甘露,佑我大周朝国泰民安。”

南宫瑜说完,祭出手玉帛。

行献礼。

祭天乐舞表演开始,乐舞生通过武功舞和文德舞,表现文治武功,天下太平的寓意。南宫瑜的扮演者在歌声舞影中向上天敬酒致意,表达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祝福。

送仙神。

众人行三跪九拜礼,祭品送燎炉焚烧,南宫瑜至望燎位,直到祭品焚烧完。

祭天礼毕,起驾回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