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后金与海战(1 / 2)

 书接上文:这黄台吉于农历冬月二十日、兵至广渠门外;而这广渠门、却是京城“门户”;至此、北京城攻防战拉开了序幕!然而意想不到的是,此战仅仅持续了一天,而后草草“收尾”。之后、收敛尸首,准备撤离!!!

这不撤兵也不成啊!这黄台吉所带兵马号称十数万,实则仅为五万五千余人;这其中后金兵一万余人,蒙古兵一万五千余人;其他为“包衣炮灰团”、抑或杂役民夫。而在此次攻城战中、这自家的兵马损失一千五百余人,蒙古兵死伤两千余人;这炮灰团其损失更巨、竟然高达五千之数啊!!!

在撤退的同时、还顺带手抓了一个明军将领;让他来“帮帮忙”、送封信给大明崇祯皇帝。而这信中的大意、也很简单:“咱后金穷啊!一到冬天就断粮,而这两年又频频雪灾!此次仅为“自取一些粮草”!这粮食一但筹足、自会离去”!!!

这封信虽说充满了挑衅意味,却也说明了入关的原因;至于大明会不会信,那就不得而知了。不过呢、此信送出之时,整个后金军营却后撤五十里!而之后、明军的夜不收探马,也频繁的出来打探打探!!!

这之后、黄台吉干脆学起了流贼,肆意的“扫、荡”一番!什么县衙府库、什么豪绅大户,可都是他们上好的“猎物”啊。!!!

这打劫的时候、还执行了严格的军纪;只劫东西不杀百姓,当然手持武器的除外。顺带手呢、抓些壮丁!鞑子的做法已经很“仁慈了”,总比“杀光老弱只留青壮”要强吧!!!

不仅如此、这劫东西的时候,只拿走七八成而已;甭管府库还是豪绅富户的家中,总给他们留了两三成。能这么做、可不是鞑子发啥善心;而是因为、甭管哪个地方总有一些地痞无赖,而留下来的东西,则是为他们“准备”的!这一来呢、制造矛盾,使地方官府无法正常工作。二来嘛、即便地方官能稳定局面,可大明派出的追兵也要吃饭呀!!而留下的这点儿粮食、就是让其互相“掐架”!这大明官兵的破坏力、可不比鞑子差呀!抢劫财物早已“见多不怪”,“杀良冒功”也算平常事了!!!

而以后金的战斗力、“洗、劫”这些山庄不在话下;打明军都不在乎、何况这些个所谓的乡勇啊!然而后金的行为、大明的军队却未加以阻止;虽说、前后已相继派出五路追兵,其总人数也有五万余人;可这“主帅”袁崇焕、本就只会守城;虽然他有将近万人的“关宁铁骑”,但就这点儿兵马也不够折损的呀!至于卢象升、哼哼、很不幸,他的“天雄军”才刚刚成立不久!而那位秦良玉女将军、此刻正在赶来的路上!更何况、他黄台吉洗劫的可是京畿腹地,这怎么着也得留些人“拱卫京畿”吧!!!

可这位黄台吉也太能“折、腾”了,愣是在这“关内”洗劫了一个月之久!而在此期间内、京城内却“自己”乱上了!十二月间因缺粮缺饷,山西援兵先是向上官“闹饷”,其后演变成劫掠地方。后虽被镇压、但却“暴、露”了京城无粮无饷的“窘、境”!养兵需要钱,可大明国库最缺钱!因此、本就无法和鞑子一战的大明兵丁,又怎能在饿肚子的情况下,与那些鞑子拼命呢!!!

一个月后的正月初一,后金攻廊坊,初三攻天津;而到了初五、十艘装满了“战利品”的海船,由阿敏“带队”,经海路、在顺道拿下旅顺之后,回返后金的地盘!!!

当然、黄台吉不会傻到“将所有鸡蛋放进同一个篮子里”;自己的手里、还留下了四成的战利品。而之所以让阿敏“海运货物”,那是他黄台吉另有所图;这阿敏是“努、尔、哈、赤”的侄子,和黄台吉没有直接血缘关系,且屡次冲撞与这位天聪汗;这黄台吉的心里、能不记恨他么!借此机会将他除掉、不是个很好的选择么!甭管他阿敏是死于风暴海难、还是死在大明的水师之下,亦或是明君的炮火之下;到时候大礼厚葬、再追封一个“巴图鲁”的称号,不就齐活儿了么!!!

而这位阿敏表面鲁莽,其内心却是个“粗、中、有、细”的主。为打消他的戒心,黄台吉还特意拨给了他两个牛录的后金兵丁,以及两千人的炮灰团;这其中就有百余人、是他阿敏的亲信部将!也正是有了他们的加入,才打消了阿敏的顾虑!!!

至于能不能拿下旅顺、则取决于能不能顺利渡海;虽说后金不会海战,但陆战却不是问题。更何况、此时的旅顺并没有多少明军兵丁;主要兵力都去进京勤王了,这守城的也多为军户杂役!对付他们还不是“小菜一碟”呀!!!……

这之后、黄台吉沿来时的路线返回辽东!!!

其实黄台吉本人、倒是很想顺手拿下锦州城的!可不能啊!且不说这锦州城是个鸡肋、攻城难守城更难!就现在这一通“忙活”、谁还有拼命的打算呀!即便想拼命、在长途奔袭后其体力也是达不到的!何况、不管来回,都绕过他袁崇焕的驻地走;这大明的臣民们能不怀疑么!就算只有些“指指点点”,那也是“人言可畏”呀!!!

不得不说、黄台吉的“布局”还是够精细的!可他、却偏偏碰上了一群穿越众!而在穿越众的“干预”下、这位阿敏原本的历史轨迹,也被改动了!!!

话说、这张国栋可是不敢,在海州驻扎一个多月呀!别的不说、光一粮草问题,就够他头疼的了。而且吧、这明澳联军的动静,不仅把附近的汉人引来了;更是把这后金仅剩的、一支军队也给引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