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两枪杀鳌拜(1 / 2)

 书接上文:这大明派人来、倒也没啥;派郑家人过来“帮忙”、倒也在情理之中。而能出这种主意的、必定就是那些个奇葩的文官!用收编的海盗军团、来“看着”这些澳洲人;而且、还是如此的“重视”!倒也是、难得的待遇呀!可问题是、这大明的船只速度,实在是太慢了!照着速度到旅顺,那迎接自己的、绝对是铁马荆棘!为此、就只能让郑家的人员,和咱挤一挤咯!!!

给亏、咱的船只够多;光“运输船”就有八艘;虽说此次是去接人的,这捎带着发发财练练兵;可好不容易来这么一趟,这怎么着也得运回去一些、明朝的“老祖宗们”吧!这刚造好的、两艘铁木和舰也开来了;一艘是“破冰船”,另一艘则是“战列炮舰”!而因为是“长途作战”,咱还自带了三艘“补给舰”!再加上、王尽忠所部的三艘船只;此次共出动各类船只、十四艘!!!

那么这么多的船只,有没有足够的人员来驾驶呀?哼哼、当然有啦!去年以战代练,“培养”出来了一批合格的船员水手;再加上、提拔赦免了一些“前海盗”;外带一些吕宋海盗、“志、愿、参、战”!这不仅人员齐备;而且个个都是可战之兵!!!

就在后金兵分三路入关之际,咱的“联合舰队”、也已到达了旅顺!到港之时、咱将日月金龙旗也一起挂上了!不然这旅顺的守城明军,一准得开炮啊!这守城的将领还是一熟人、他正是“吴三桂”!!!

按说、守旅顺的应是祖大寿;可这位爷“进京勤王”去了,这守城的重任,也就自然落到吴三桂的头上了!而这位吴爷、在得知此次是去后金的地盘后,也愿意参和一把!于是乎、在留下一小部分澳洲人看船后,其余人员、包括部分水手在内,一起向金州地区进发!!!

这一同参战的队伍里、不仅吴三桂来了,就连尚可义也来了;他来可不是为了凑热闹,而是来找“场子”的。两个来月前的那一仗,败得实在是太窝囊啊!也因此、这队伍的总人数足有七千人之多呀!!!

而这么一个庞大的“队伍”、总得有位向导吧;这个重任、也就自然落在了刘兴祚的头上!就是吧、这位刘爷和他的家将们,全都由“骑兵”改“步兵”了。这船只内空间有限、不可能把马带上船呀!!!

至于这出兵打鞑子的理由么?有啊、而且咱这理由大大滴。咱澳洲不是在此、寄养了一些驮马牲口嘛,而这些牲口已被鞑子掳去;咱呐、只是要回自己的东西而已。自己东西被抢了、总得夺回来吧!这理由不论哪朝哪代、都是通行的。而且咱是和后金干仗,又不是与大明为敌,没犯啥忌讳呀。况且、咱这是在帮忙啊;这鞑子兵临城下,已是围困北京城之势;而咱呢、那就是“围魏救赵”啊!!!

在经过两天的“行军”后,咱这“明澳混编部队”;终于与第三天上午、抵达金州城下。没辙呀、虽说旅顺到金州、也就六十来公里;可明军几乎人人都有夜盲症,这夜间无法行军呀!而且、由于进京勤王的需要,这旅顺已无任何马匹;这运输辎重,只能用上驴骡等牲畜。再加上、郑芝虎的五千余人,不擅陆地行军;这上岸后、一个个都成了“软脚虾”,想要快速行军这可能么!!!

而城墙之上、那些守城的后金兵丁,见有敌来犯;立刻搭弓拉箭、一副备战之势!至于这城门嘛、这后金压根就打没开过。此地、地处要害;为防明军、这里的百姓早就“屠、杀、殆、尽”了!这方圆百里之内、除了森森白骨,再无半个百姓;又何来、“开城门”呀!!!

既然人家后金已经备战了,那咱呐也被闲着;将平板车、沙袋等物放置于最前沿;及最快捷的方式、构建一个简易防护墙!除此之外、咱的澳洲步兵炮,每隔五分钟就往城门篓子里扔颗炮弹;逼着你的守城兵丁,出城而战!!!

还别说、就这么一通忙活后;真的就、开门列队而出了!这不出来也不成啊!后金没有重炮守城,而这弓箭手顶多能击中两百米之内的敌人;可咱澳洲大兵们、却是在离城门一公里的地方,在修筑工事。你要不出城,就只能被炮轰啦!!!

当看到这一幕后,张国栋放下望远镜;吩咐道:“阿古卡、你的狙击徘、等敌人进入六百米设程后再设击,可自由选择目标,但必须每一分钟开一枪。”,“是”阿古卡答道。他阿古卡明白:“好歹自己还当过参谋官,这点眼力劲而还是有的;这不明摆着么、若是开枪速度过密过快,敌人则会死守城门而不出!可、万一有重型火炮怎么办呀?即便没那玩意儿、这骑兵来了,他也吃不‘消’啊”!!!

有这顾虑的何止他呀!这张国栋也隐隐有些不安!能让他张国栋、当上此次行动的总指挥;那是因为、穿越众里实在是没有“军事专家”呀!这周陶飞,正在澳洲的其他省份、训练新兵;而本着就近原则、也就他张国栋是“科班出身”的;这不找他找谁呀!!!

而正是因为、他张国栋是第一次指挥,这么大规模的战斗;这心里、他也没底呀!一边琢磨着敌人的骑兵、一边瞭望着敌人的队列;这嘴里就无意间秃噜了一句:“奇怪、咋没瞧见骑兵呢?”!!!

这句后、正好被一旁的刘兴祚听到了;他匍匐到张国栋身旁,说道:“这里没有用奇兵守城,就算有、也全都去攻京城了。若是这些年来、他们的守城方式不变;那么着城中、最多有三个牛录的兵员配置!就算再加上汉人包衣(奴才)、其总数也应在三四千人之间”!!!

七千对四千、从人数上看,咱这联军是赢定了!可一旁的吴三桂却皱起了眉头,在他看来:“虽说这鞑子千人上下,可自己带出了的兵丁又能杀死几个呀!在战场上、通常是几千明军,被几百鞑子追着打;尤其近年来、这种趋势‘愈演愈烈’!看来呀、自己得想辙;只要形势不对、就赶紧脚底抹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