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宁远之战(1 / 2)

 书接上文:十一月份的“宁远”、已然下起了纷纷的雪花;或许是小冰河期的缘故吧,就算穿着厚实的皮棉衣、依然能感觉到丝丝寒意。而这样的天气、是不利于作战的;可是后金、却仍然选择在此时作战!而这原因无他、后金缺粮啊!!!

这后金原本是游牧民族,不善耕种;而自“萨尔浒”一战后,才有了现在的地盘。而在此地耕种的、也都是些被掳来的汉人奴隶!而这做奴隶的、基本属于饿不死活不成的境地;再加之其性命,也由其主人任意“杀伐”!因此、这几年来,已有多起大小不等的汉人“暴、动、事、件”发生了;虽说都被“镇、压”下去了,可这却导致了大量的“劳、动、力”消耗。而这又进一步循环、就造成了“有地无耕”的情形!而由于天气原因、则使得粮食进一步减产!再加上、历年来,游牧民族只要一断粮,就到大明边境劫掠一番;因此、此仗不得不打!更何况、这后金已经有火炮了;可以说、已“毫无后顾”之忧;故此、也就放手一搏了!!!

话说、这金胜坤,已造成了六门青铜火炮;此刻、正在距离宁远城外一公里的地方,摆开了架势,随时准备开炮。虽说、这距离并非十分安全;但却能将、火炮的打击力度发挥到极致!而且、这炮是十二磅青铜跑;其精确射程为一千米,最大射程一千八百米!!!

为配合炮兵“攻城”、在炮兵阵地前方百米处的低地里;还布置了五十余副、巨型的“床、弩”阵!而这些“床、弩”、都是改良的;其最大射程、约为八九百米。操作时需四五个壮小伙、合力拉开弓弦;将丈余来长的长枪型箭矢、摄入城墙之上。而这杀伤效果更是惊人,只要挨上一箭,就犹如糖葫芦般一穿一大串!!!

随着进攻的号角吹响,金胜坤举着火把问向身旁的多尔衮:“将军、这第一炮就由您来发射吧”?“好啊”多尔衮接过火把说道“我倒是想看看,金先生所造的火炮管不管用”。说着话、便将火把点燃了引线;其后引线丝丝冒着火星,伴随着一声巨响,一颗实心铁球弹朝着城墙飞去!!!……

“嗡”的一声巨响后、城墙上的碎石四溅;吓得护卫们赶忙请督师大人“暂避锋芒”、回府主持一应军务!而这袁崇焕的心里、却是五味杂陈:“这才一年啦、鞑子竟然用上火炮了!而我在这一年里、所修筑的城池,又能经得起几次这样的炮轰啊!好在他鞑奴所造火炮并不多,若是再多上几门,这宁远城怕是不保啊”!!!

可是、哪容得他袁督师多想啊;伴随着六门火炮射击后,五十支巨大的箭矢以一优美的弧度,射向城墙上的兵卒!虽说这些箭矢、没有准头可言,大都摄进了城墙上的砖石里;可一旦射中、那就是一连刺中两三个兵卒的胸膛啊!而这却仅仅是个开始,其后鞑子的攻城队,摆出怪异的队列攻城了!!!

就见这些被视为“炮灰”的“包衣”们、虽未穿甲,却个个手持盾牌;以五十人为单位,用盾牌挡住四周和头顶;形成一类似乌龟壳的防御阵型,正缓缓的朝城墙走来!而城墙上的猛烈还击,却丝毫没有拖延住、这些炮灰们的脚步!弓箭火铳的“速射”,对他们够不成任何威胁;因为这些武器、其有效射杀距离为百米以内;而城防炮火的射击、虽能造成一定的伤亡,却立刻就有人员“替补”上来,依然保持着稳健的阵型前进着!而且、这后金的火炮可不是“吃素”的;别看只有六门、却在一通盲打中,击毁了一门城墙上的火炮!何况、那五十副巨型“床、弩”,也已淋沥的姿态予以还击。虽然、在双方猛烈的“交火”中;已经有几副被摧毁了;可这、却激起了后金的斗志!现在上场的、可是炮灰团在战斗呀!而这后金的“主力”、可是还没有动用上啊!!!

在经过半小时后、炮灰团终于以最顽强的斗志,在付出几百人的伤亡后,已抵达城墙下方!其后、“大龟壳”阵型分分散开,露出藏在里面的长梯!而后长梯架上,众位炮灰们又纷纷将盾牌背于背上;进行着最后环节、也是最关键的攻城战!!!

这个时候、是最考验斗志的时候;也是、最危险的时刻。每一分每一秒、都会有人死亡;而对于这群炮灰而言、只有勇往直前才有活命的机会!这盾牌背在身后,倒是不担心有人暗算或是冷箭了;可是前面、却没有任何防御呀!在此情形下、唯有拼死一搏才可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