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攻城利器(1 / 2)

 各推着6门虎蹲炮(抗倭战争时期,明朝每5百人就有3门虎蹲炮),大家喊着口号缓慢的向城墙移动,在移动到一百一十步(八十余多米)开外停下来,而其他步兵则站在虎蹲炮后方一丈开外候命。

戚继光在《练兵实纪》中对虎蹲炮有个描述,虽然该书在当时代写得非常直白了,但翻译成现代用语就非常好理解了。

戚继光认为是在明初三将军樱子炮基础上发展而来,当时三将军樱子炮被人称为毒虎炮,虽然在那个时代为神兵利器。

但由于炮身太轻在发射过程中炮身常常掀翻而伤到己军,并且发射距离也不过三十步开外,并且射击精度不高,释放该炮时必须在营房前面建立火炮发射阵地,而不敢在营房内发射担心火炮准确性而炸毁自家军营。

戚继光认为这樱子炮虽然体形非常庞大,大军不可能大批量装备,再加上这樱子炮威力不大即便发射很多炮但根本不能杀退对方。

除此之外,担心因为射击不准确或者炮身掀翻而伤到己方,若兵马冲在前面,根本不敢发射樱子炮。

但虎蹲炮则不同,不但用熟铁铸造,身有两尺长,炮口有两寸粗,再加上外面加了五道箍,避免轻易炸膛,避免火药轻易外溢而炸伤己军。

另外,虎蹲炮重量一般在36斤(出土有另外一种49斤规格),避免发射炮弹后轻易掀翻炮身,再加上其外形有点像一只蹲下的老虎,其表面打磨得如同镜子光彩照人,而被命名为虎蹲炮。

戚继光没有说虎蹲炮最大射击距离,但在书上明确提出在百步外放虎蹲炮,考虑到城墙作用,故虎蹲炮推到城墙前面一百一十步开外停下,摆放完整,装填火药。

装填完毕之后,在盾牌掩护下大家将虎蹲炮抬到离城墙九十步开外的开阔地方,放下瞄准之后,点燃虎蹲炮上面的火绳。

而城墙上土暴子看到官军逼近,一些善射之辈纷纷弯弓射击,但虎蹲炮两旁早已经立起两枚巨大的盾牌,土暴子中虽然有一些善射之辈,但数量较少(古代弓箭兵可以说是一支高技术含量兵种,弓箭手不但要人高马大臂力好,而且还需要三年以上练习方可少有成就),但除了军中特别善射者使用强硬弓之外,很少可以射到一百一十步对开外的虎蹲炮。

即便有少数能够射到这样远的距离,但多被两边的盾牌挡住,期间虽然有一些弓箭居高临下落下,但根本不能对炮手产生太威胁。

城墙上弓箭手虽然射箭非常之快,但火绳燃烧更快,从虎蹲炮被推到九十步开外到点火完成,城墙上弓箭手也不过射完四五箭而已,阵前相继冒起一阵火焰,一团团火药铁砂如天雨散花般的落在城墙上,稀稀拉拉的洒落在城墙上。

火炮不断爆炸,远远的看去火炮爆炸后威力惊人,看到方圆一丈都有铅子乱飞,但真正杀伤力非常有限,由于是散弹,再加上炮口太大(三寸)火炮自离开炮口后就到处乱飞,落在远处城墙上、城墙下的钳子又不想火炮那样发生第二次爆炸,而完全是依靠发射威力杀伤对方,其力道有点强弩之末的感觉,只能对没有任何防护的人产生较大杀伤,根本不能击穿铠甲。

虽然如此,但这虎蹲炮声势还是非常之大,虽然一些能征善战之辈可能了解实际情况,但土暴子中很多人是刚刚入伍的,大多数更是被胁迫之辈,大家过去还只是拿着锄头下地干活,虽然被强迫守城,但何曾见过虎蹲炮爆炸?

只一轮发射,守城者多乱成一团,有的更是不顾劝阻而拼命的往后面跑。

看到城墙上土暴子如此慌乱,余朝宗显得颇为得意,一面下令虎蹲炮继续发射,一面指挥弓箭手携带硬弓在盾牌手掩护下突入到城墙前面七十步开外,拉满硬弓,然后对着远处城墙将箭矢射到半空之中。

就像我们前世所学的那样,箭矢在离开工弦之后做抛物线运动,在运动过程中水平方向受到空气阻力,在垂直方向上受到重力与空气阻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