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不安分的书生(1 / 2)

 经过两轮交锋,史谨宸感到杨昌不是最初想的那样好对付,强打精神道:“哦,哗众取宠,那你所说,你如何三分军事,七分政治呢?”

众人明显感到两人之间意气之争,政见之争,两人地位相差悬殊,但大明对言论非常开放,可不像满清或者后世某个政党那样一言堂。

杨展也担心杨昌激怒史谨宸,激怒在座文官,到时候给小鞋穿连续使眼色,让杨昌见好就收。

杨昌也感到那些武将们担忧,想了想,暗自拍了拍脑袋,向众人拱了拱手说道:“各位,大家都说大宋是以文制武,说我大明是以文制武,其实大家没有明白洪武爷、永乐帝的深意。

打仗当然靠武力,但若单靠武力,就像大家所说的穷兵黩武,如此必败无疑。所以,我大明施行以文制武,就是希望文官们解决有关政治问题,进行战略决策,武将冲锋陷阵,武将战场厮杀,如此文武配合,方能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

具体到土暴子作乱,若要真正解决问题,而不是所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是让那些流落到巴州、达州的流民,就是让巴州、达州的民众能够安居乐业,如此对土暴子们釜底抽薪,如此自然而然的解决有关问题。”

龙文光是文官出身,常常感到下面一些武将不好驾驭,现在听杨昌对以文制武作出新的解释,深有感触的说道:“绍穆如此解释以文制武,确实令人深思。绍穆说要对土暴子釜底抽薪,那你说说具体方略吧。”

杨昌点了点头,想了片刻说道:“各位,在下简单说说,大家看看是否可以如此?

如今天灾不断,各地虽然流民众多,但也造成大量土地荒废,道台衙门可以招抚民众,安置流民,在农忙的时候种植庄家,在农闲的时候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如此即便再发生什么大的天灾人祸,流民也不会增多。

汉中流民,当地无赖反抗官府,主要是因为受到官府、衙役盘剥,大家本来生活毫无着落,现在又遭到官府盘剥,当然一些人激于义愤。所以官府应该严惩各地贪官污吏,以平息民众心中怒火,赦免一些从犯的罪过,以孤立首恶分子。

……….”

杨昌侃侃而谈,列出十余项政治举措,龙文光虽然深以为然,但正如史谨宸所说那样,这些举措都需要钱,朝廷就是因为没钱才加征三饷,朝廷就是因为没钱才主剿,说一千道一万,这一切都需要钱。

除此之外,史谨宸更是因为杨昌纸上谈兵,所提的意见毫无见树,将所有问题扔到道台衙门,扔到知府衙门,根本没有任何执行的可能。

话不投机半句多,大家意见相差悬殊,多说有什么用呢?杨昌懒得反驳,到最后只得听史谨宸满口之乎者也的说过不停。

在军事会议上,完全抛弃了政治解决的可能,决定以军事手段解决川北土暴子之乱。

考虑到贼首争天王黄龙率领整齐王、过天星梁思、顺虎夺天王马朗、二哨等五路兵马驻防蓬州,大有沿嘉陵江而上夺取保宁府治所阆中,或者顺嘉陵江而下攻取顺庆府治所南充之势,决定由杨展统率本部3千精兵,会同顺庆府各守备部队一道恢复蓬州。

考虑到土暴子首领行十万胡九思率领黑虎王、九条龙、闯拾王等四路兵马在达州,决定派四川总兵刘佳印率领主力途径广安到达达州,以对其围剿。

看到竟然是这样一个结果,杨昌显得颇为失望的离开,刚刚走到大门边,一个书吏拦住去路说道:“将军建议令人深思,若是能够按照将军所言土暴子不难平定啊。

但要落实将军的策略需要一个钱字啊,如今连剿匪官军就常常缺兵少粮的,巡抚衙门又怎么能够有钱安抚土暴子呢?”

杨昌看了看眼前这个四十多岁书生,一副莫测高深的样子,淡淡笑了笑:“兄台贵姓?”

书吏抱拳浅浅一笑道:“在下殷承柞,连考了几届乡试不第,为知府衙门承发房书吏。每天迎来送往这些达官贵人的,早已经习惯了。”

杨昌笑道:“并非在下只中了一个选贡就看轻科举,大家都说科举考的是运气,实际上科举怎么能够选拔真人才呢?

在下看先生也是不甘寂寞的人,要不你我这次共赴戎机,在这沙场上建功立业,大丈夫何必困在书椟案卷中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