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霸道王府家丁(1 / 2)

 在军营呆了两个多月,杨昌只不过身体比过去强壮很多,对付个把人不太吃亏,但若要对付这样多人实在力有不逮,看到其他十多个卫兵摆好阵势正准备一拥而上,虽然内心上叫苦不已,但可不能在气势上被对方压垮。

来自现代的杨昌的当然知道这些卫所护卫兵丁,这些王府护院,侍卫都是欺软怕硬的东西,都是中山狼,得志便猖狂,若是表现出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可能真的被当作刺客抓到官府。

想到这里,杨昌免得一沉,怒道:“大胆,几个为虎作伥的奴才,竟然胆敢抓捕朝廷命官,难道尔等真是想让蜀王不得安宁,难道尔等真的认为参奏蜀王的案子太少了吗。

老子也不与你们计较,看你们那个胆敢当街无辜殴打、抓捕路人,抓捕朝廷命官。

抓老子非常容易,但若要想放老子出来,可没有那样便宜?”

大家本来对杨昌颇有好感,现在看到其说得如此正义凛然,有的更是暗地里叫好不已。

胖侍卫本来也只是想吓吓杨昌,让其知难而退,谁料到竟然吃软不吃硬,虽然颇为恼怒,但还是不以为意,骂道:“不要说你一个小小的正八品武官,就是正八品文官老子都不放在眼里。

看来你是吃了秤砣铁了心,这里是蜀王府别院,你骑着马到处乱闯,你说说,你到底按的什么心?”

杨昌哈哈大笑,向周围众人抱拳一圈后说道:“各位父老乡亲,在下是外地人,只因为到巡抚衙门公干,办完事后想看看我们芙蓉城、锦官城的风景,才骑着马儿漫无目的的闲逛。

这位满脸横肉,脾气火爆的护院硬说这里是蜀王府别院,硬要治在下闯蜀王府别院的罪,小的不解,分辨了两句,谁料到这位侍卫又要将在下当刺客办理。

大家看到,天下那有这样的刺客,朗朗乾坤,光明正大,穿得如此齐整的跑到一个什么标识也没有的所谓蜀王别院行刺吗?

各位乡亲,这位护院、这位侍卫如此蛮横,不由人分说,在下就想去见见这位蜀王,洪武皇帝口中的蜀秀才,想问问蜀王,难道就是这样对付封地百姓,对待我大明百姓的吗?”大家看到杨昌能说会道,现在竟然拿蜀王来压这个护院、侍卫,拿朱元璋来压蜀王,很多人虽然沉默不着声,但一些人想到这几十年来蜀王巧取豪夺,到现在几乎将整个成都3成房屋变为别院而大声叫好。

侍卫、护院虽然也算口齿伶俐,但怎么是杨昌的对手,再说了本身理亏。

这半条街本来是蜀王朱至澍刚刚买下,准备将来作为小儿子作为王府别院的。

为了扩大王府占地,王府常常先购买一条街道半条街道的房产,然后阻扰行人经过,如此习惯成自然,到最后王府再建立围墙封住道路,如此就可光明正大的成为王府别院了。

历代蜀王都是这么做的,通过如此方式,蜀王及其宗室占据了成都3成面积,现任蜀王朱至澍也想故伎重演,但谁料到遇到杨昌这样一个愣头青。

担心如此争论下去可能影响蜀王声誉,要知道自从永乐年间之后各地王府权势被削减的甚多,各地御史更是盯着王府寻找什么不法,若是真的闹开的话,可能对蜀王朱至澍不利。

想到这里,侍卫头子刘威微微一怔,不过细细看了看杨昌挂在腰间的木质腰牌,长舒一口气。

在唐朝开始就流行牙牌,在宋明时期流行腰牌,从而区别官员的身份。

按照朝廷规制,一般三品以上官员挂金质腰牌,四、五、六品官员挂银纸腰牌,七品以下官员挂铜质腰牌。

按理说正八品的把总可以挂铁质腰牌,但杨昌最初只是正八品的百总,再加上穿越没有几个月,所以腰间挂的还是木质腰牌。

牌除了个人上面刻有持符官员的姓名、官职、任职衙门、官阶等信息。

为了为了方便官员们出门办事携带鱼符方便,朝廷还专门为官员们定做了一种装鱼符的“鱼袋”,而且要求是“符不离袋、袋不离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