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副榜举人(1 / 2)

 想不到这个杨昌居然在这关键时刻竟然如此扫兴,看到乐至士子邹简臣高中解元之后竟然吟出如此诗句,刚刚高中举人的邛州举人刘道贞开导道:“绍穆兄,你也不要太揪心了,你看看在座众人,包括刚刚高中解元邹简臣邹开乐兄就考了三次才高中解元啊。

每次应试士子高达千余人,能够中举的不过五六十余人而已,即便加上选贡、优贡这些贡生也不过百余人,绍穆兄青年才俊,第一次应试就被选为贡生,这可比愚兄强多了,绍穆兄,可不要气馁,绍穆兄,还需要再接再厉啊。”

旁边的西充士子马孙鸾解释道:“解元公,刘兄,绍穆兄如此执着,大家也不要见怪。大家知道绍穆兄来自巴州,现在巴州更是姚黄作乱,绍穆兄也是卖掉家中所有田产才凑齐应试路费的。

绍穆兄本来想秋闱折桂,谁想到竟然只得了贡生名分,如此气恼不过,方才才昏厥过去啊。”

想到自己三年前乡试不中的情景,新科解元邹简臣也显得颇为豁达,拍了拍杨昌的肩膀道:“绍穆兄年不过二旬,青年才俊,来日方长,将来有的是机会啊。

三年前在下科举不中,焚毁了几本经书,但后来发奋图强,今年才来运转侥幸中得这解元啊。”

看官读到这里可能已经明白了,这个杨昌早已经不是青年士子杨昌本人,而是一个穿越族。

在南方谋生的阿昌在这年五月回家玩乐,带着老祖宗留下来的老式猎枪,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隧发枪跑到深山老林之中打野味。

由于土地政策,农业政策失败,整个农村变得特别荒芜,到处都是森林密布,看着深山老林之中到处都是各种飞禽走兽,并且根本不怕生人经过。

阿昌玩得性起,根本没有注意到天降暴雨,在躲避风雨的时候跌入一个山洞之中,醒来的时候竟然回到明末的四川,听到这个叫做杨昌的士子被选为选贡。

双手捧着脑袋惊恐的看着周围众人,有时甚至拼命的闭上眼睛希冀重新回到现代,但在短暂头痛之后脑袋变得越来越清晰起来,更令人惊奇的是脑海之中凭空增加了这个杨昌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然后两种记忆慢慢的融汇在一起,难以忘却。

记忆中这个杨昌算得上这个时代一个学霸,在四年前巴州南江县县试、保宁府府试、省里学政院试都位列三甲,只因为三年前流民作乱家人相继亡故,如此才未参加三年前乡试。

这一次不辞艰辛,不顾地方姚黄十三家,土暴子横行乡里,变卖家里薄田凑齐路费参加乡试。

就像现代社会一样,如果地方治安不靖,经济危机,各种股票、地产等折价非常厉害,杨昌变卖所有地产之后方才凑齐到成都路费,本想秋闱折桂,但谁料到只选为选贡,而没有高中举人。

在古代举人与秀才、贡生在社会上身份地位可完全不一样,中了举人就相当于跨过当官的门槛,只要地方上有实缺完全可以当一个教谕、主薄什么的。

就像历史上大明著名清官海瑞就是一个举人,就是从县教谕做起的。

贡生虽然是副榜举人,但地位与社会影响可远逊举人,贡生只是获得免除劳役的资格,只是每年能够获得官府一担粮食的补助而已。

秀才更是远远不如贡生,秀才只是获得参加乡试的资格而已,只是在地方上稍稍有一点名声而已。

由于没有中得举人,学霸杨昌急火攻心当场昏厥,如此才让阿昌捡得便宜,发生穿越这种荒诞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