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称帝11、12(2 / 2)

“爹,您是要找前天的《顺天日报》吧,我这就有一份。”袁叔桢把手中的另一份报纸递给父亲。

袁世凯把两张报纸一对比,果然不一样,同一天的同份报纸,怎么会不一样?他纳闷。

袁叔桢又说:“这两张报纸一份是总统府内的,一份是我的女仆从外面买东西当包装纸带回来的。我一看发现两张同日的《顺天日报》不一样,外面带回的报纸又有骂您的文章,我很生气,就来找您了。”

袁世凯有些明白为什么自己天天看报看的都是拥护的文章了,有人在报纸上造了假。他让女儿离开,又叫来夏寿田。

“你看看这两份同日的《顺天日报》。”袁世凯对夏寿田说。

夏寿田一看也吃了一惊,“怎么,这两张同日的报纸怎么内容不一样?”

“我也想问这事呢。”“近日报纸是谁送进府里的?”袁世凯又问。

“过去都是报馆派人送来,近些日子是大公子的男仆茂顺送来的。”

袁世凯马上想到可能是袁克定搞了鬼。他对夏寿田说:“你出去吧,顺便把克定叫到我这。”

袁克定走进父亲办公室,看到父亲脸色铁青,桌上摆着两份《顺天日报》,便觉得事情不好。他小心地看着父亲脸色说:“爹,您找我有什么事?”

“我问你,这两张同日的《顺天日报》内容怎么不一样?这事是你干的吧?”

袁克定知道事情已经败露,低下头小声说:“是,是我做的。儿子也是为了恢复帝制……”

“混蛋,为恢复帝制你就欺骗老子,把老子蒙在鼓里?你这是欺天瞒父!”说着他就气恨地用藤手杖劈头盖脸打袁克定。

袁克定弯下腰承受着。“爹,您就打我吧,出出气。不过,我也是为袁家好才这么做的。”

“你为袁家好?你这是欺上瞒下,你这是毁坏袁家,你是败家的丧门星!”袁世凯骂着打着,气得浑身哆嗦。突然,他身子一晃,倒在地上。

袁克定连忙上前抱起父亲,送到躺椅上,“爹,爹,您怎么了?”他恐惧地叫着。

清醒后,袁世凯又找来近日的外面报纸阅看,发现实际上反对恢复帝制的呼声是很强烈的,而且一些列强也对恢复帝制后的中国形势表示疑虑,声称如果帝制不能保持中国稳定,那就需要重新考虑了。袁世凯看到这些报道,心情沉重,觉得喘不过气来。

而护国军的声讨又节节胜利,袁世凯想让有军事才能,又有威望的段祺瑞出来领导军事平叛,可段祺瑞称病推脱了。袁世凯又找冯国璋出面领导,委以参谋总长和征滇军总司令重任,可冯也称病推脱。唉,内外交困呀!权衡利弊,袁世凯无奈决定取消帝制,恢复共和,自己仍任大总统。他这个所谓的“洪宪皇帝”只当了几十天便被迫宣告退位了。

可是护国军并没有就此罢休,他们提出几条议和条件:一、袁世凯辞去大总统之位,可以免去一死,但须驱逐出中国。二、诛恢复帝制祸首杨度等十三人以谢天下。三、恢复帝制筹备费及用兵费六千万,应查抄袁氏及诸祸首财产赔偿。四、袁之子孙三代剥夺公民权。

袁世凯不能接受这个条件,于是双方继续交战。

但袁世凯失去人心,身体又每况愈下,反对他的人越来越多,就是老部下,老袍泽也大都对其不抱希望了,他是众叛亲离,四面楚歌了。

不久,浙江、四川宣布独立。接着湖南宣布独立。袁世凯派跟随自己几十年,从小培养到大的将领唐天喜前去镇压。唐天喜出师前对袁世凯宣誓誓死效忠。可他到前线后,看到湖南民众群情激愤,反袁力量比他强得多,于是也反水了。

消息传到北京,卧床不起的袁世凯大叫数声:“唐天喜反了!唐天喜也反了!”便昏迷过去。

几天后袁世凯进入弥留状态。这一天他头脑比较清醒,叫来了夏寿田。“我这些天总在想恢复帝制这件事。”他看着夏寿田吃力的说。

夏寿田坐在床边看着他微微点头。

“我想了,世界上建立共和是大潮流,帝制国家都在向共和或立宪发展,列强也都是这样强盛起来的。我们恢复帝制是不合这个潮流的,所以失败了。”

夏寿田又微微点头,近些日子他也在想这个问题,觉得袁的考虑是对的。

“我一生做了不少大事,应该说头脑是比较清醒的,做对的事不少,否则也当不上大总统。可称帝这件事是做错了,而且是致命的错误。我,我是老了就糊涂了啊。”说到这袁世凯的眼中竟闪出混浊的泪花。

“总统……”夏寿田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觉得眼睛也有些酸酸的。

“现在,全国大都数省份不是宣布独立,就是暗中违抗,局面不好收拾呀。我,也现在病成这样,没有能力收拾了。如果不称帝,想必不至如此,我,我老糊涂了啊。”袁世凯叹息着又昏迷了。

袁世凯组织炮制的民国约法规定大总统可以世袭,但袁世凯在临终前拟定的三个总统继承人选中并没有袁克定,而是黎元洪、徐世昌、段祺瑞。

1916年6月6日上午,袁世凯病逝,终年57岁。

黄兴写了一幅《戏挽袁世凯联》:

算得个四十年来天下英雄,陡起野心,假筹安两字美名,一意进行,居然想学袁公路。

仅做了八旬三日屋里皇帝,伤哉短命,援快活一时谚语,两相比较,毕竟差胜郭彦威。

这幅对联是对袁世凯一生和其称帝行为的精炼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