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猫腻(1 / 2)

 胡介中带莫雅他们去的第一个宅子在兴怀里座,距离繁锦里座不过两条街的距离,出去购置买卖倒也方便。

宅子占地大概一亩,北面是正房,东西是厢房,南面是倒座,东西南北四面都是房子,中间是天井,整体由廊子贯通。

大家也别给莫雅出主意,买那种类似商品房的小房子。在地广人稀的古代,四合院是启丘最低的标准。

这样的宅子在大靕只能算是中规中矩。但以莫雅现代人的目光,这就是豪宅级别,当然是就面积而言。

莫雅生活的时代地球人口已经突破百亿,加上环境污染和破坏,人均居住面积不到五平方米。像莫雅这类勉强维持温饱的低收入群体住的都是“棺材房”。

不过这处宅子有一样不好的是与之不远处是赌档,莫雅他们到的时候正好看到不少人进出赌档,有的是沉溺赌博的颓态,有的是赌红了脸,甚至有的因出千或欠钱被打。

就凭这点,莫雅立马给这处宅子打上叉。

“孟母三迁”的故事已经阐明一个重要道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是多么重要。要是住在这里,小熙学坏了怎么办。

显然这么想的不止莫雅一人,孙高氏也是。

胡介中将两人的不满收入眼帘,却不见担忧之色,反而暗自窃喜。

“若老夫人不喜此宅子,咱们去下一家。”

一行人马不停蹄地赶往第二个宅子。这个宅子位于仁安里座,离繁锦里座稍远,不过附近有个小集市,能够满足日常所需。这个宅子比前面那个大一些,是二进院落。

在东西厢房的南山墙之间加隔墙,将院落划分了内外两重。隔墙合龙处设二门,以供出入。北房排出七间,正房三间,两侧耳房各两间。

厢房设有外廊,外廊之间由抄手游廊连接。抄手游廊由厢房南侧转接,烟障墙内侧延伸并交于二门。二门采用四柱垂花门形式,与两侧游廊相接。院落四周种植着绿竹疏桐,环境极为清雅怡人。

让莫雅和孙高氏满意的是隔着一条街就有间书院,孙骏熙以后也许有机会入读。

见莫雅频频点头,胡介中做足嘴上功夫:“此宅格局宽敞,光线足,闹中取静。就近便有书院,方便小郎君日后求学。”

孙高氏深感合意:“雅儿意下如何?”

“祖母和小熙喜欢就行。”莫雅没意见。

“熙儿呢?”

孙骏熙更没意见,笑着点头。

“阁下,且问此宅子值何价?”孙高氏问。

胡介中掩住得逞的笑意:“古话说得好,赶得早不如赶得巧。宅子的主人急着离开启丘,价钱也降了不少,只要两百两。”

省吃节用惯了的孙高氏咋舌不已,一时间忘了身上的钱是足够。

其实可以理解,孙高氏大半生都没见过大钱。三百两在她看来是能够花一辈子,怎也料不到光买宅子就用去一大半。

莫雅则没什么感觉,不过她是因为对古代的物价还没有深刻体会,更因为她的脑子换算不出古代的银两相当于现代的价值。

“这价钱着实不贵,”胡介中极力推销:“宅子里刚装潢不久,家具也齐全。若不是主人家急着走,此宅子断断不会如此廉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