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平地起风云(2 / 2)

易天纪 十六卦 0 字 2020-08-11

钟启突然有些明白,其实,修道之士和普通人的追求在本质上并无区别,所谓知愈多,心就愈广,心愈广则道亦愈远。普通人或许只需往前迈上一小步,便可得到自身的“自在”,修道之士却要一步一步,在天威下艰难前行,直到化为灰灰,或是走向长生的尽头。

“一入道门心无悔!求道、求道,求的既是先天大道,也是自我之心!我以前却没能明白这个道理!”钟启微微叹息,他以前向道之心甚坚,但那也只限于知,距离“道”依然是十万八千里,直到他明白了道与术,明白了求道关键是道、也在于求。他以前心境修为也够高,读书三境,他已至第二境,但其心境的根基并不稳,直到被太一宗上下驱逐,才打磨掉了最后那一丝瑕疵。只是无论如何,他的求道与问心都各是各,并行不悖,他虽然也知道心境乃一切之前提,但也仅限于此。

直到此刻,钟启终于领悟,天心即己心,己心亦是天心,二者混元如一,才能斩破一切,直指大道。

钟启默然存思,短短数息间,几天来都毫无突破的“戊土真气”终于沟通天地,而另一处气穴,也于这一瞬间生出了一丝“太白真气”。

“怪不得说万丈红尘乃是砺心之洪炉,也怪不得修道之人总喜欢游历天下,这本事就是对道心的打磨!若我一味闭关苦修,必不可能这般轻松突破,必要花费十倍、百倍的功夫!”

钟启知道,“化气”以前甚至是“化气”,他至少于天地感悟上已无任何障碍,天人合一需要领悟的便是天心即己心,而“化气”,则要领悟己心即天心。这便是他念头通达,心境高妙的优势了,于突破上没有多少碍难之处,放在一般人,天地感悟总是低于修为,要想迈入另一个境界,必是艰难之极。而他眼下唯一要考虑的便是五种真气的架构。

半个时辰左右的时间,商队已是一切就绪,董老见钟启正出神,便走过来道:“小兄弟可是想家了?”

钟启闻言,似笑非笑的看了董老一眼,道:“刚离开家,怎会想家?”

董老老脸一热,知道被钟启看透了自己又是在试探,心下不由暗暗忖度:“怎的这少年心思这般敏捷,看其行为处事,并不是那种人精,怎比那些七老八十的人精还要难对付?”

钟启心境通透,毫无纤尘,一些小把戏自是瞒不过他,他微微咳嗽了一声道:“不知董老和帝都柳家是什么关系?”

“柳家?”董老双眼微眯,闪过了一丝警惕,道,“老朽听不懂小兄弟的意思!”

“帝都三大家族,柳家、吴家,还有一家,自不需我多说了吧!”钟启淡淡道。

“赵家?难道你是赵家之人?”董老心中一惊,忙出声问道,说完便觉自己失口,若钟启是赵家之人,自不会这般问他。

钟启哑然失笑,道:“赵家?我自不是!不过最近应有赵家的人在玉门关,你们需多小心!”

“当真如此?”董老眉头一皱,也知道自己刚是误会钟启了,“刚才有不敬之处还请小兄弟原谅则个,我这便速速去禀报大小姐,失陪了!”说完不待钟启答话,匆匆而去。

“大小姐?看来真是柳家之人了!”钟启微一想,便放过,此事只是顺势而为,会发展成什么样子,眼下并不在他的考虑之内。

一刻钟后,商队缓缓启程,董老也重新回来,和钟启走在商队的最前头,却绝口不提刚才之事,钟启自也不多说。

出得玉门关,便是黄沙滚滚,如此向东行不到五日,便到敦煌郡,商队并不做停留,稍作休息后继续出发。按照董老的说法,要在一个半月内赶到长安,两个月之内赶到帝都。

钟启自无不可,只是一心修炼,十余日过去,那“太白真气”也沟通了天地,如此一来,他体内已打通近六十余处正穴,次穴也有一百五十余处被真气温养,修为可算是大进,正式迈入天人感应,等到全身气穴尽通,便是感应中期,真气于体内循环不休,无处不达,则是感应后期,到时便可尝试天人合一了。

这一天,众人正在一背风处休整,忽听“咔嚓”一声,像是平地炸起了一道惊雷,天地似在一瞬间暗淡下来,风声渐大,头顶凝结出一片一片的乌云,极快地向众人身后聚集而去。

“龙卷风!”董老失声道,脸色在一瞬间变得惨白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