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三百七十年后来的怒火(1 / 2)

 很快,徐瑶徽的劝解工作就见效了,大部分女子都愿留下来跟随铁血军。

杨光也想不到竟然一下子有三百多女子愿意跟随铁血军,该安排她们干什么呢?

杨光稍一想,觉得太多工作是男子比不上女子的心灵手巧,如缝补战衣、救护伤员、火器火药装配,如果这些女子中有读过书的,还可以去做教师……

不过,杨光也没多少时间去想这个现在还不是燃眉之急的事情,卢文标等人已率部回来,缴获的各式兵器有七百多件,金银珠宝合计三万多两,四十三匹马。

那近千名被盗匪从四乡裹挟来的青壮,多是一些无家可归之人,或者有家可归,却不能吃饱饭,贺永平、段耀明、康广强等人及其下属人员与这些人多是乡里乡亲的,很多人是互相认识的,在他们的动员下,有七百多人愿意留下来加入铁血军。杨光大为高兴,即令编入各连。至此,铁血军已是一支近两千人数量的队伍。

众人都觉得非常高兴,整个永丰寨一片欢腾。

杨光却没那个心情去欢呼,今日已是五月初九,到满清朝廷闰六月在江南颁布那臭名昭著的“薙发令”不到两个月时间了,原本各地都已很平静地归顺到了满清的统治之下,但薙发令一颁布,整个江南的形势将如天崩地裂般,各地纷纷揭竹而起,著名的嘉定三屠、江阴保卫战就爆发在闰六月之后。但各地的起义都只是民众的自发武装,缺乏有经验的军人作为核心前去组织,在满清少数的满洲八旗军指挥几十万投降的明军血腥镇压下去。如果两个月后自己有足够的力量作为核心,引领整个江南的抵抗运动,完全可以扭转这个形势,这将是一个什么样局面?……历史将由我而彻底改变!可是,眼前这群人这能做得到吗……

最后杨光横下一条心来:由救出这群人前的那一刻开始,自己就决定不能再这样忍下去了,杀出去……死了就死了,就当自己输了个精光算球了,赢了就赢个满盘……现在有了士兵,有了一些有经验的军官作为教官,还有了第一个根据地了,就必须得争分夺秒地去练兵,等到满清的薙发令公之于天下时,就是自己领导整个江南的抵抗运动之日,狗日的满清朝廷,你就尝尝三百七十年后来的怒火吧……

想到这里,杨光便不再犹豫,要各连的连长立即前来参加会议,他要现在就布置军事训练计划。

会议上除了谢浩堂外,其他人都不熟悉军旅之事,对于如何组织士兵训练,放不出一个什么屁来,因此,会议上基本是杨光、谢浩堂两人的对话。

经过一番的讨论,总算将铁血军的训练原则定了下来:进行队形队列阵势训练,以使士兵们与所在的团队共进退,同时进行跑步、俯卧撑、仰卧起坐、引体向上、举重……等各种体能训练。士兵的格斗训练则由谢浩堂和其下属的明军士兵负责,为了尽快形成战斗力,谢浩堂建议统一兵器为长矛、长枪、刀剑等有限的几样制式兵器。

可说到统一兵器,大家都犯难了,这靠缴获来的兵器虽然两千人的队伍差不多人人都能可以摊上一件,但这几乎是一个十八般兵器大展览,刀枪剑戟矛锤棍样样齐全,各个士兵都按照自己想当然的喜好拿起一件从来都摸过的兵器,要展开统一的训练确实是个大难题。看来如果没有自己的后勤,单靠缴获是无法满足需要的,如果将来铁血军要大规模扩大,这更是无法绕过去的问题。

杨光想起周庆祥说寨中有两千多斤铁料,便要人找来庄铁石,问他如果要打制两千人的制式兵器,需要多长的时间。

这庄铁石一心只想着做他的铁匠,一到永丰寨,看到一堆的铁匠工具和铁料,便一头扑了上去,听到杨光问这个问题,他立即板着手指头说:“工具有了,铁料也有了一些,现在缺乏的是铁匠,来到永丰寨后,我打听过,我们铁血军和盗匪裹挟来的人中,至少有三十人干过铁匠,如果都集中起来,每人每天至少可以打制两件兵器,要打制两千人的兵器,需要一个月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