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双簧计之洛阳硝火(1 / 2)

 秦瑞等人都是第一次到洛阳帝都来,当亲眼见到这皇皇古都时,都不禁被它的雄伟气魄所深深折服,天子脚下,果然气势磅礴!唯独刘艺有些感叹。掩映在这朔冬夕阳的余晖里,洛阳多少有些苍凉的气色,天朝如此英伟,奈何红日西倾!

不过刘艺也不得不承认,洛阳是绝对的帝王之都。其北依邙山,可通幽燕;南对伊阈,可达江汉;西控渑崤关中,东与黄河下游的冲积平原相接,紧扼着我国古代东西南北的交通要冲,其特有的高屋建瓴的军事地理优势显示无疑;而另一方面,洛阳的商业经济中心自是不必说,其农业经济也十分的发达,伊、洛、瀍、涧四大河流纵横贯穿其间,为洛阳孕育出大片的沃土良田,只要天公作美,粮食的积屯根本不成问题,谁能入住这里,谁就能扼住天下的咽喉!

心事重重的刘艺跟于李催身后,一路持剑领兵直闯入宫,无人敢挡!

刘艺最终见到了这位苦命的皇帝——献帝!虽然相隔遥远,刘艺却依然看得很清楚,这位少年皇帝,年约十多岁,幼稚圆润的脸庞,具有大族世家子弟的气质,头顶冕旒,外黑内红,盖在头顶是一块长方形的冕板,增添了帝王之姿,身披帝皇冕服,黑底黄纹,衬著金边,庄严肃穆。才十多岁,本应该是天真浪漫的少年岁月,然而,在献帝那左顾右盼的眼眸里,刘艺依然看出了其中的惊恐,不安与忧郁。刘艺心里没由来的一阵沉痛!

帝王之家,多磨难!

大殿之上,此时正有着几位大臣在奏报国家大事,宏声滔滔,但李催不介绍,刘艺自是不认得。

“乐安楚啸,平乱贼,安流民,利社稷,乃大汉有功之人,今奉丞相钧意,实可封其为荡寇将军,领乐安太守,望陛下下旨,予以册封。”李催没等那几位说完,早已迫不及待,全打了个断!

年轻的皇帝与位高权重的大臣显然对有人打断他们的谈话很是不满,刘艺也同样的不满,刷刷的全往李催这边看,就在刘艺为李催的不敬感到气愤,不平,认为那几位大臣会马上申斥李催的时候,众人脸上的不满神色转眼间便转化惊恐和畏惧,立即知趣的退往一边一言不发。

“李卿家,这......一郡之长,关系重大,可...可否容朕与诸位大臣商议后再定夺。”年轻的皇帝有些被吓着!

“恩,是呀..."

“一郡之长怎能随便封?”

“丞相怎么能......”

见皇帝开了口,那一帮大臣又了点底气,纷纷战出来,却还没有完全说出口,便被李催吰了一声“住口!”统统给压了回去,马上又知趣的退了出去,当起了缩头龟!

眼巴巴的刘艺顿时气结,吃惊的看着这些人,像看到了怪物一样,他有些不能相信和容忍这就是作为一国至尊和国家肱股大臣的回答,在这大殿之上,除了自己,随便抽一个,他的官位都要比李催高上几级,但也就是这些人,见到李催就像老鼠见到了猫一样,他完全没有办法去想象这些人在董卓面前会是个什么样子,刘艺感觉到有股灼热的东西在自己体内往上涌!

其实刘艺自己可能不知道自己的心理此时是十分的矛盾的。作为楚啸的部下,得到楚啸的赏识和重用,他很希望自己能为楚啸尽忠出力,鞠躬尽瘁,使楚啸能够崛起强大,这种信念在进洛阳之前一直支配着他的思想和行动;但在踏进这宏伟帝都的那一刹那,另一种思想随之滋生,待见到眼前这苦命的小皇帝,这种思想便迅速的蔓延,那就是作为刘姓皇族旁支的后代,虽然不是皇族后裔,但在他体内滚滚流动的血液里,依旧流淌着为汉氏江山尽忠的人臣思想。尽管刘艺可能不知道也从来不承认自己内心的这种矛盾心理,但就在此时,这种心理却实实在在的占据的他的思维!他既希望眼前的小皇帝能够爽快的答应李催的要求,满足自己主公那心切的盼望,又希望眼前的皇帝能够表现出一国之君,九五之尊的强大威严,为这个已经处在内忧外患,落日西垂的强大帝国注入一股新的活力,使之获得新生,再次散发昔日耀眼的光芒!

刘艺的思想不断的反复顷扎......

殊不知眼前的小皇帝也一样在*中挣扎,虽然只有十来岁,但坐再这个位置上,过早,过多的磨练早已经让他的思想超越了他的年龄界限,他有些不满董卓总是有意无意的压着自己,决定一些在自己的想法里只有皇帝也就是自己才能够决定的事,但自己偏偏就有些怕,自己兄弟有什么样的结果自己还是知道的,尽管董卓那些手下和眼前的这些大臣总是说好话给自己听,以为自己年纪还小,自己却能知道那绝对是骗人的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