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邀盟 一(2 / 2)

赵夏帝国 李昊阳 0 字 2020-08-04

“多谢大哥提醒。但大哥是否知道详情?可否告知小弟,好让小弟有个防备。”

安王摇头道:“愚兄实在没有这个能力呀,就连这个消息也是愚兄一个属下无意中听到的。九弟不是有个心腹的女管家吗?为何不请她参谋参谋?”

王平听了身体一震,暗骂自己糊涂:平时和欣儿接触时,她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围绕着自己,她的一颗心就放在自己身上,如何会是奸细?自己居然这个时候怀疑她,实在是个混蛋!真让人羞愧啊!

“另外,愚兄听说九弟正在招护卫和仪仗,所以想劝九弟一句:这些人虽然是必需,但这个时候招人实在是危险了些。现在刑部、大理寺和洛阳府三处正联合为九弟查案,但二十天多天毫无进展,也说明这件事的主谋实在是厉害啊,九弟应该加倍小心才是!”

“多谢大哥提醒。只是小弟刚遭行刺,急需护卫,马上就要娶妃,又不得不用仪仗,而且这也是父皇的意思,小弟也不敢不从啊。小弟已经吩咐一个忠心的领班护卫办理此事,只求将危险降到最低。”王平听安王句句都是为了他好,心中也有些犯疑,不过,他也感到了安王的爱护他的心意。“这大概就是真正的兄弟之情吧!”他想。王氏兄弟虽然是他名分上的表兄弟,但毕竟身份不同,他们对王平的感情更多的还是尊敬。

“既然是父皇的意思,愚兄也不便多说了,九弟还要多加小心。愚兄听父皇说,九弟向他老人家要了青州东莱郡作为封地,不知九弟在京城住得好好的,为何要到哪里受苦?”此时离王平索要封地之时,刚好过了两个月,赵愈虽然在一个多月前就知道此事,但向王平说明还是第一次。

王平笑道:“小弟在京城过的虽然舒畅,但领着国家的俸禄,不为国办事,实在心有愧疚。小弟向父皇索要东莱郡,一是愿为国家治理一方,二是小弟答应老神仙要在东莱郡为所有神仙立一座万仙堂。大哥和二哥为国家出力,小弟也应该尽一点绵薄之力为好,否则也有负那位仙长传艺。”

赵愈轻轻一叹,又问:“那九弟准备何时动身去东莱呢?”

“小弟成亲后至少还要在京城呆二、三十日,怕是要到六月了吧。”

“如此一来,九弟倒是喝不成你侄子的喜酒了。”

“哦?长孙要成婚了吗?娶得是谁家的小姐?”皇长子赵愈虽然是庶出,但赵睦也算是长孙。

“是户部盐司(见注)郎中刘先生的十六岁的长女。一个月前,睦儿向愚兄吐露他对刘小姐的倾慕之情,但至于认识她的经过却怎么也不肯说。愚兄无奈,只好舍了脸让礼部一位与刘郎中交好的官员说媒,没想到就这样成了。我们两家两天前才约好,到今年初秋时成婚。”

“如此可要恭喜大哥了,虽然喝不了喜酒,但我这个九叔的礼物还是要送的。”

“那就多谢九弟了。”安王谢道。

“大哥何须客气,兄弟之间无需太见外了!”

“愚兄还有两件喜事要告诉九弟,不过,这两件喜事都是关于九弟你的。”

“关于我的?”王平疑道,“还望大哥告知。”

“第一件喜事是九弟的婚事,魏国使者团三月初出发,现在应该已经到了司州境内,估计再过十天左右就要来了。而崔将军的女儿也已经由兵士护送来京,现在也在司州境内,十天内也准到。”

王平笑了笑道:“多谢大哥告知。”

“第二件事,是愚兄今天下午才从父皇那里得到的恩准。”赵愈神秘一笑,又接着道,“父皇一直想再赏赐些东西,以表九弟制造火雷弹之功,但九弟一直不肯接受。愚兄今天下午到宫里觐见父皇,上呈武科考中名单时,父皇又说起此事。愚兄做主,为九弟求了两件事。”

“哪两件事?”王平心里有些不高兴,赵愈很可能浪费了他的机会。

安王笑道:“第一件是九弟就要到封地治理一方,愚兄恳请父皇同意九弟在新科进士里挑几个帮手;第二件事嘛,是关于九弟的冰琉璃的赋税问题。东莱并非富郡,九弟平日里主要靠例银过活,生活也不富裕。将来九弟到东莱郡后百废待兴,凡事都需要银子,愚兄便代九弟向父皇申请,求他免去九弟发明之物的税款。没想到父皇居然也同意了,以后,那两成国税便算是父皇单独赏给你的银子了,九弟也不用与他人分成。相信这两件事的旨意明天就能到九弟府上。”

王平真没想到安王求了这两件事,恐怕就是王平自己去求皇帝,也未必能想得如此周到。这正是王平现在最需要的东西,王平比听到吕宁儿和崔燕的行程还要激动万分。

他站起来举杯谢道:“多余的话,小弟不再多说。此杯酒来敬大哥,谢大哥恩德!”

赵愈站起饮酒,两人一同饮了一杯后复又坐下。

“大哥今日邀我来或许还有他事?”王平问道,今天安王对他不是一般的好。

赵愈见宁王终于相问,正色道:“如此,愚兄倒真的有件事与九弟相商,还望九弟千万不要拒绝。”

王平见赵愈突然郑重其事起来,知道真正的压轴戏来了,问道:“还请大哥直言!”

“愚兄在此说起此事,还请九弟饮了这杯酒!”安王亲自为王平斟了一杯,双手捧起,送到他的面前。“愚兄以前对九弟多有得罪,现在敬九弟一杯,用来赔罪。不知九弟能否原谅哥哥!”

若是迟疑,就显得没了诚意,王平双手接过酒杯仰首饮尽,并示以杯底,道:“大哥无需多言,若我是大哥,说不定也会那样!”王平知道,这一杯酒饮下之后,至少在大部分情况下,安王都不会再与他为敌了。

“多谢九弟!日后如果有要愚兄帮忙之处尽管来找我,我将事事尽力!”

“如此,小弟先谢谢大哥了。”便不再往下说。

赵愈本想听“九弟”重复他所说的话,却没想到宁王不再接言,只好又斟一杯,捧到王平面前。

——————

注:清代郎中是正五品。六部郎中按司分设,为各司主管。吏、礼、兵、工四部各四司,户部十四司,刑部十八司,共四十八司。我查到的明代资料不全,好像是户部与刑部同样是十四司。而它们是以省命名,但分管不同的事务,如:户部山东司管盐法、云南司管漕运等。在此,我将官制做些改变,毕竟扶苏一个女生也最多记着六部制的大框架,如主要官员的名称,主要的几个部门等,其他都会在臣子的帮助下修订出来。但为了方便和容易理解,我不能起太多的新官名,只号将多个朝代官制加以融合,希望大家可以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