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董事长(1 / 2)

 临江轩的董事长慕娜回来了。

听说董事长回来,所有员工,包括管理人员在内都十分紧张,工作比之前积极许多。之前那些懒散的员工一改之前的懒散,想换个人一样,显得很是积极,其中就包括三老板的外甥杜大鹏。

看到这种情况有点惊讶,问三楼砧板小胖:“小胖,董事长那么厉害,看大伙好像挺害怕似的。”

小胖说:“谭哥你不知道,董事长可不是一般人,别看是个女的,脾气可爆了,急眼了连二老板都骂。”

“是吗。”

“你没看着这些人,平时耀武扬威的,这是知道董事长回来都开始装孙子了。”

“董事长脾气大不怕,讲理就行。”

“有时候也不讲理------咋说也是女的,都有不讲理的时候。”小胖说的很公平公正。“但是大家都怕董事长,她确实说一不二,认准的事非做不可,谁说也不好使,一干到底。”

“那不挺好嘛。”我说。

“好是挺好,就是不总在家,要是总在家咱家不会这样。”

我说:“慢慢就好了。”

临江轩是个很大的餐饮企业,在省城能够拥有自己大厦的餐饮没几家,他家是比较不错的。前后员工加起来将近二百人,比一个小规模的工厂人都多。这样的一个企业没个好人管理不行,不知道他们哥四个咋想的,一件总是不统一,发展也就停滞不前。

董事长回来之后首先找了大老板和二老板进行谈话,估计是谈的挺好,然后把师父找去谈话。

师父回来和我说:“看来董事长这回是要大干了。”

我说:“那不挺好。”

师父说:“董事长单独找的我,和我说已经和大老板跟二老板谈完了,他们俩是彻底的不参与饭店管理,三老板主要负责饭店的外部事,内部由霍总负责。”

“安排的挺好。”

“跟我说叫我把老店的菜品也抓起来,让你负责培养一个厨师长给老店。”师父说。

“我培养?”我很纳闷为啥要我培养,“不会吧,我哪能培养厨师长,我还是老实的炒我的菜挺好。”

“估计她也是听霍总汇报了,说你挺有能力,还说要和你谈谈呢。”

“没说什么时候找我谈?”我问师父。

“估计晚上就能找你。”

我说:“师父,饭店事我参与的够多的了,不想再参与,下午我请假休息,来俩月一天还没休息呢,我回家,躲着她点。”

我不想和董事长见面谈什么事,因为压根儿就不想参与管理,只想在这好好的研究研究菜品,把自己的手艺提高一下,然后好出去干去,在这里一个月两千块钱的工资太低了,现在林燕在家养胎上不了班,过完年孩子就得出生,花钱的地方多,咋说也得多挣点钱。

临江轩那样都好,就是工资太低,高工资的就是几个管理人员。唯一的好处是这里能够按时开工资,从不拖欠。

我打算春节之后出去干去,外面的工资高一些。

师父说:“那你还躲开了,明天她还不一样找你。”

我说:“她事多,明天她该召开管理层会议了,顾不上找我。”

师父知道我啥意思,说:“你自己看着办吧,我估计你是躲不开。”

我说:“师父,我是不愿和女人打交道,再说她一句话就说让你把老店的菜品也抓一下,咋抓?把你调过去还是把老店的厨师调过来?老店生意本来就不错,菜品挺稳定,现在就数老店稳定,咱们就不要去捅咕老店,新店这边闹这大动静,老店不用管也会好好的。”

“也是,老店那边现在不能动,把新店整完了再整老店就行。”

“等新店这边整完了,老店那边不用整也差不多了,这些员工可是都通气的,不信师父咱们现在就过去看看,咱们这边调整完的菜老店那边保证也调整完了,并且做法和咱们这边一样。”

“有可能。”

“保证的。”我说:“小胖跟我说每天下班只好杜大鹏和王春来都在一起研究,有时候还找小胖过去一起研究菜,现在老店那边的菜在原料比例上,做法上和新店都一样,连菜价都一样,别看王春来有点彪,但很聪明,现在老店的厨房卫生也很好,和咱们新店一样,每天也都是大收拾卫生,挺干净。我听说老店现在也申购保鲜盒呢,准备和咱们一样加强原材料管理。”

师父说:“那不是好事吗,咱们来也是想达到这样的效果。”

我说:“师父,现在根本不用太注意老店,咱们在新店先打样,老店就自己跟着干,啥时候把新店归拢完了,老店也差不多完事了,到时候看看老店还有哪做的不合格指导一下就行。”

师父说:“好,那就听你的,老店先放一放。”

我说:“这样你也能省心点。”

下午没去上班,直接去了老四那。

和老四有半年没见面了,看看他在他师父那干的咋样,同时问问他啥时候结婚。

老四现在工作的高德酒店是省城比较好的酒店,管理非常到位,一部和二部生意都很好,每天的营业额在十万以上。

省城的社会酒楼有几个流派,以粤菜为主的首推“潮州城”,其次是“滨海鱼港”。这是以海鲜和高档菜品著称的酒店,一般的酒店和他们没法比。“潮州城”位置优越,坐落在市府广场,档次极高,到那里吃饭是身份的象征。我对粤菜了解的不多,师兄张涛对粤菜了解的多,并且师父在做中山大厦的时候曾派张涛到广州的白云宾馆学过粤菜,我很多粤菜知识都是师兄张涛教的。

在省城中山大厦是第一家引进粤菜的,这个功劳得归功于师父。所以在省城的一些粤菜大佬对师父都非常好,我也是借师父的光认识一些粤菜师傅,和他们关系不错。像潮州城的行政总厨阿广,我和他关系就很好,有时会在一起喝酒。佩服他的炒菜技术,但对他个人品行不怎么看好,只有一点,就是太好色。阿广和高尔夫俱乐部的阿发熟悉,在辈分上讲阿发得叫阿广师叔。

和阿广他们也就是个脸熟,并没有太深交往。有点看不惯他们老广那个牛逼劲儿,心想总有一天东北菜也可以发扬广大,做到广东去。

滨海渔港以海鲜著称,滨海海鲜在省城非常流行,以鲜活原味为特点,深受广大食客喜欢。当时吃一顿海鲜可是高消费,一般人吃不起,只有那些大老板、政府要员才有资格享受。和滨海渔港的厨师并不熟悉,后来都是通过老四一点点熟悉的。老四所在的高德酒楼以地方菜和滨海海鲜为主打,他在那又是厨师长,认识不少滨海海鲜厨师,我也就认识了。

这些高档酒楼之外,就是省城本乡本土的东北菜馆。以临江轩这样的饺子馆为代表,接地气,有老百姓基础,是省城老百姓最喜欢的饭店。这样的饭店有很多,比较出名的有临江轩,洪记,青花阁,乐山等等。

我和青花阁的厨师有联系,关系比较好。

青花阁发展很快,在省城有八家分店,外埠加盟的有三十多家。

零零年之后川菜横扫全国,省城的川菜也非常盛行。在省城川菜馆很多,客人都很喜欢。记得当时比较有名的川菜馆有巴蜀酒楼,春夏秋冬,麻辣英雄,沸腾鱼乡等等,这些家做的都比较好,深受省城老百姓喜爱。我本身就比较喜欢吃辣的,对川菜很喜欢,和一些川菜厨子总在一起交流,对川菜的制作也比较熟悉,但是和人家川菜大师比起来差很远,人家是从小吃着麻辣长大的,咱们不行,咱们是吃茄子辣椒长大的,炒东北菜才是本行。

在临江轩的时候我对各大菜系涉猎很多,包括韩餐、日料都有研究,最后自己总结一下,需要把各大菜系的长处学到手。比如粤菜的做工严谨、分工明确,川菜的滋味厚重、火候掌握,鲁菜的五味调和,百滋百味,淮扬菜的清淡、原汁原味返璞归真等等。人家各大菜系能够闯到省城并且站住脚,自然有人家的独到之处,是咱们东北菜需要学习的。

学完了怎么办?融入到东北菜之中,把咱们自己的东北菜做好,发扬光大。心里确实有这样一个想法,那就是一定会有一天东北菜在全国遍地开花。

老四那挺忙,和他简单的聊了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