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冷战四(1 / 2)

 此时汉廷上一场更大的争论正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哗然而起。起因却非伐南之战,而是当武帝将兴渠之事交于廷议时。虽然百官皆知帝欲兴渠,但当闻知帝欲兴此主渠长近两千里,辅渠绵延数万里之时大哗,或赞或辨不一而足。

这一天武帝习惯性的结束了争论未果的提案,罢了早朝返回内宫。平阳公主正与卫子夫闲聊,见武帝面色不善忙挥退宫女。

平阳问道:“仍是兴渠之事吗?”

武帝叹道:“正是如此。”

平阳公主又问道:“莫非韩相亦不赞同吗?”

武帝轻摇了摇头叹道:“入冬以来,韩安国病得愈加严重,十日之中或可二三日来朝。即如此亦耳目失聪,远逊往日之才。否则朕何用如此烦忧?”

平阳公主不满道:“这个张行健,丢下这么个烂摊子自己倒去了长沙潇遥快活。若他异日凯旋归来,我必重重责罚他!”

武帝苦笑道:“这却不关张卿,朕以为张卿本是善意。今虽如此,朕却不敢加责。”

平阳公主继续道:“陛下,既然是张行健提出这兴渠之策,陛下此时何不问策于彼或有所得?”

武帝抬起头一脸无奈之色:“姐姐或有不知,张行健唉!不提也罢。”

平阳公主连忙追问。武帝苦笑道:“姐姐即然常教卫卿尽守人臣本份,可如今张行健所行常效卫卿之举,朝廷争议若非其本责概不参与。此事休提。”

平阳问道:“可这兴渠之策本是张行健所提,不知却是为何?”

武帝摇了摇头苦笑道:“当时张卿为御史大夫,这却是其本责之事,而如今朕已加其为大将军领江南军务。朕亦不能再以他事扰之。”

平阳公主亦默然思索,半晌后突然问道:“陛下,兴渠当真如此重要吗?”

武帝沉声道:“去岁关中亩产六石四斗,山东(太行山以东)诸郡亩产多为二石!为何?此皆郑国渠之功也!况且我大汉若得此渠,从此纵若山东大旱,江淮亦可凭舟师相济,我大汉黎民再无迁移之苦,此乃天下大善。至于军用反不足为道!”

卫子夫起身道:“陛下与姐姐安坐,妾告退。”言罢起身离去。

平阳公主目视卫子夫远去后肃容道:“陛下,臣有句话不知当不当讲。”

武帝素知平阳多智,闻言亦正容道:“姐姐请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