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我的书僮生涯第一节(1 / 2)

 土财主家姓王,小公子王章年纪大我几岁。这以后每日我都陪着王章听一位姓齐的先生讲诗经。

一晃我来王家已数月了。每日先生布下的功课王章也多交由我完成。从此我便开始吃力的练习起小篆来。这种与现代简体字仅有神似的小篆令我大吃苦头,直到二个月后,我才可以写出还算工整的小篆了,王章显然对我的进步颇为满意。随着时间的深入,我对汉代的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首先,赋体文学的创作目的是为了讽谏,而且,赋体文学一般都继承《诗经》传统,用序说明创作的目的;其次,赋体文学以对问为基本的结构形式。第三,赋体文学以铺陈排比为基本的描写手法。第四,赋体文学都追求宏丽温雅的审美风格。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位齐先生已经自感无力再教导王章,于是便请辞离去。此后几年,王家分别换了几个先生来教导王章,每一位先生均不到一年就请辞而去。而这样一来,王家小公子的神童之名慢慢的也就传扬开去。这一天,闻得王家大公子要回家省亲,王章在书房内焦急的对我说道:“宝儿,今个大哥从郡守府回来要考察我诗文,快帮我作首诗!”我为难道:“这个嘛,二少爷,我也不太在行啊”王章更加焦急道:“你要是帮我作一首诗蒙混过大哥,过年我多给你二担米外加一只羊怎么样?”我揉了揉被抓痛的肩膀道:“好吧,不过还请少爷不要忘了答应小人的粮食”王章不屑的道:“你放心少不了你的”

这时门口脚步声传来“二弟你在吗?”

“大哥”“大少爷”我和王二少爷站起躬身答礼。

王子春看着王章微笑道:“嗯,你这一年都学了些什么啊,诗书可学完了?”

王章摇头道:“小弟学了一些诗经,但不太通。”

王子春爱怜的看着兄弟道:“小弟可会作诗?”王章道:“不会”

王子春轻抚他的头顶道:“外间传你有神童之名,难道是假的吗?石太守已把你的神童之名报予朝廷,言你八岁能诗。我本不信,可一见到你的那篇《咏鹅》才确定。二弟,我这次回来,可有很多稀罕物事从郡守处带来呢,你要不要看一看?”这时我看见王老爷也来了便道:“老爷您来了。”王子春回头问道:“父亲,二弟是否真的八岁能文,这件事闹大了,现在已经报到朝廷上去了。可别到时候......”

王老爷得意的道:“子春,这件事你就不用担心了,我请了好几位大儒皆言章儿文章天授你就不用担心了。章儿,给你大哥作一首诗省得他担心”王章撒娇道:“我不”

王老爷一脸严肃的道:“章儿,你要是作不出来这一个月可不许你出去玩,只能在家读书!”

王子春显然很舍不得这个弟弟“小弟,大哥一年没见你了,这个给你,说罢递过一块玉佩。”王章继续撒娇道:“我不要!”

我眼看着王老爷的眉毛直立起来。

果然王老爷怒道:“你既然作不出诗来,好,家法伺候!子春你来执行家法”我看到王章偷偷看我,我微一摇头。这小子便大喊“说不作就不作”啪“不作”啪王章见我微一点头忙喊到“别打了别打了我作就是了”我偷看了一眼王子春。

王章一边低泣一边道:“煮豆燃豆箕...”王子春的嘴角由上弦变为下弦又变为0型。

沉默了一会王子春一脸羞愧的道:“贤弟果然大才,愚兄受教了”一边说一边扶起王章,并且作了一揖。王老爷虽不通诗文,但也知此诗作得不错。

“子春,你二弟顽劣,你可要多多管教于他啊”

“章儿才学远胜于我,其随口之诗当可名垂千古。”王子春摇了摇头叹道。

王才(王老爷)疑惑的说:“此言当真?”王子春一脸认真道:“当真,我将抄得此诗求于管师,替二弟求为弟子。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唉,果然好诗。”二弟凭此诗可为天下才子。他日成就必远在我之上。(王子春是青州功曹从事,相当于现在省财政厅秘书)

”父亲,来年章儿已满十二,孩儿想带二弟去青州求学。二弟如此才学将来亦可效力帝王家,怎可埋没乡里?”

我微一摇头。王章儿马上意会“不去不去,要去也要冠礼之后去”接着又马上连忙撒娇道:“这个,孩儿舍不得您和娘亲。”

最后结果是等王章十四岁时去青州求学。我偷偷对王章伸出一根手指提醒他不要忘了我的粮食便告辞回家了。

沿着乡间的小路,我慢慢的向家中走去推开残破的篱笆门我道:“娘我回来了,王老爷答应今年给二百斤粮食还有一只羊”

母亲一脸喜色的道:“好啊,你要好好伺候人家二少爷,他是主,你是奴,不要惹人生气。王老爷是好人啊”“是啊,娘,王老爷对我很好,隔三差五还能吃上肉,只是路太远,无法孝敬您,请娘亲见谅。”

“娘不怪你,只要你能吃好娘就放心了。你爹去得早,娘也是穷苦人不能好好照顾你,孩子娘对不起你呀!”说着母亲的眼圈红了。

“娘......”

一晃过了正月十五,王章给的羊吃完了,我也要去上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