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婉拒(2 / 2)

林玉燕沉吟了一会儿,这个时代她还有点不太了解,但是那次去城里看到的情况,应该跟她了解的那些年代差不多,应该也是有科举制度的。

她还记得在街上乱逛寻找成衣店的时候,还偶尔听到一些伙计再说一些今年科举的事情,这么看来,应该是跟中国古代差不多了。

“读书有什么作用虽然直接看不出来,但是天长日久就能看出明显的差距,比如现在,我们这里世代务农,哪里有读书人。”

“现在就连能够跟外面互通的货币都不怎么能够见到,但是读书就不一样了,虽然前半辈子可能会枯燥了一点,但是有朝一日通过了科举。”

“哪怕就是最低等级,做了一个举子,以后也能够教书,同时也能获得别人的尊敬,赚的钱恐怕比你们种一年地还要多。”

“更何况,举子看见县官,是不用行礼的,那些县太爷看见这些读书人都要礼让三分呢,要是运气再好点,在往上考,那就直接去做官了。”

“我说这些可能很遥远,具体点就是,认真读书走科举这条路,能够改变一个家庭甚至一个村子的命运。”

不是林玉燕太过妖魔化科举,而是处在这个年代,没有出身没有任何背景,这是最公平也是唯一一条能够出人头地的路了。

或许也有人能够通过别的办法开辟出一条蹊径来,但是这些人毕竟还是少数。

跟科举比起来,这些凤毛麟角的人就更难达到他们的高度了,还不如好好读书,靠着自己的努力走出一条道路来。

不管怎么算,在古代,科举是性价比最高的一条路,也是最容易看到结果跟成效的一条路,只是李娘子能有这样的觉悟,也着实让林玉燕有些吃惊。

对海娃的上学问题,她实在是爱莫能助,更何况这也不是她一句话就能解决的事情,说句不好听的,海娃能不能去私塾,看重的是她家里能不能舍得一个劳动力。

要想通过读书出人头地,首先就是要有这样的条件。

在这样的家庭里,很多父母最后不让孩子读下去的原因是舍不得这个重要的劳动力,毕竟一个家庭的收入主要是靠着种地的收入维持着。

多一个劳动力就意味着多一份收入,这也是为什么即使家里贫穷,但是农村家庭仍然会选择生好多个孩子。

但是李家的这个情况,按照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李娘子应该是不会再给李三生一个孩子了。

在海娃生病的那段时间里,李三的那个态度,只要是个女人,都会觉得心凉,更不用说性子这么刚烈的李娘子了。

别说李娘子了,就是她遇到这样的男人,都会毫不犹豫的转身离开。

只是现在所处的这个年代不同,李娘子要是选择了和离,那海娃是绝对不会跟着李娘子的,就算是为了海娃,李娘子都不会轻易的选择和离。

这样的话,他们夫妻的感情暂时也是不会和好了,不知道李三心里是怎么想的。

其实两个人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全都是在李三的一念之间,但凡他能硬气一点或者有担当,两个人之间的问题也不会这么严重。

“你要是不介意的话,可以帮我采药草,这里的每种药草价格都不一样,其中最贵的就是人参那些珍贵的药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