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零二 挚友割袍(2 / 2)

白马掠三国 琅骑竹马 4075 字 2019-07-20

仅仅只是初入宫廷,他蔡邕便被举为高第,历任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尚书,三天之内,遍历三台!

在朝堂众人看来,蔡邕,无疑便是投奔了董卓!

本来他们这些昔日挚友,自不会因为一点流言蜚语,就相信蔡邕会做出此等之事。

甚至于,他们都相信,好友蔡邕,定是收到董卓的胁迫,还打算商量去帮助他摆脱“魔手”。

然而,当他们私下与其联系,准备让其内应,刺杀董卓的时候,却被蔡邕拒绝。

是以,众人才渐渐相信,蔡邕,是真的“堕落”了。

马日与王允,才做出与其割袍断义之事。

“唉,身不由己,吾辈之路,就是要披荆斩棘,不是与人争,而是与经义争,与自己争!”面对好友质问,蔡邕神色黯淡,长叹一声。

想他蔡邕,一声行事,但求问心无愧!

昔日黄巾祸乱,常有雷霆疾风,伤树拔木,地震、冰雹、蝗虫为害。而鲜卑又侵犯边境,百姓为劳役赋税所苦。

他便上述,申请明堂月令。

于灵帝在位的时候,上请天子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及季夏之节,居明堂迎祭五帝于郊。

为了导引神气,求福丰收。清庙祭祀,孝敬祖先,养老设教,告诉人守礼化俗,这些都是帝王的大业,祖宗恪守奉行的。

这些事宜,皆是他的职责所在。

如今,之所以不参与刺杀,也是为了报董卓的礼遇之恩,这是他的义务所在。

恩怨分明,是他蔡邕一贯的作风。

“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蔡邕苦涩的一笑,跳过质问的话题。

“你们也都清楚,如今的汉朝逐渐衰微,如今的天子,虽有天下共主之名,再无治政之实,如今的天子,更是只余一座孤殿困守其中,可悲可叹!

而天下诸侯趁势而起,争霸,逐鹿中原,战火连天!”

蔡邕嘴唇紧紧的抿着,略显文弱的脸庞上,却是浮现了一抹冷冽。

“虽然某不能出手助你们,但是还是友情提示一下,子师,你这段日子里面的动作,委实...过大了一些,有些时候,不是事无大小,都要鞠躬而至。”

蔡邕哀叹一声,含糊其辞的提示道。

“呵呵...”王允冷笑一声,不置可否。

对于这段时间的频繁出手,他自然清楚动静不小,步子有点迈得过大了一些,只是,对此也很无奈。

因为,到底还是实力弱小了。

哪怕小皇帝为了寻求士族支持,愿意付出代价与那些朝堂上的老世家合作,但这其中的付出随时可能是他难以承受的,一个不好就会尾大不掉,被其架空。

所以,他必须亲自出手,在利用这些世家势力的同时,要时刻对这些世家保持警惕。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