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斜插芙蓉醉瑶台】②(1 / 2)

盛唐绝唱 蔚微蓝 5063 字 2019-07-29

 两厢传言一对照,竟然相互佐证了。

萧江沅刚回到长安的时候,并不曾听说此事濯缨在给她讲起近日见闻的时候,刻意隐去了。

她是在李林甫那里听到的。

“圣人毕竟有贵妃,而你又娶过妻,还得了个痴情之名,所以信的人不多,但百姓们不信不代表不传。这流言对你的影响虽不大,来得却很奇怪,分明消弭了三十多年,眼下竟又被提了出来,不说是有人故意为之,我都不信。只是动机是什么,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呢?”李林甫想得多了便觉头疼。

萧江沅忙制止了李林甫:“既然影响不大,那便随它去吧。右相还是把仅有的精力都放在朝堂上吧,我的事,我自己会处理。”

“你哪来的时间处理?距离广平王和韩国夫人之女的婚仪还剩不到三个月,圣人可是钦点了你来监督一应大小事,虽然礼部的人也算得力,但这毕竟是东宫和杨家联姻,真要是出了什么纰漏,礼部可是绝对不认的。到时候圣人难免说你失察,就算东宫和杨家都不敢动你,只怕对你也要心口不一了。”

“他们不是一直都心口不一的?”顿了顿,萧江沅垂眸一笑,“谁又不是呢?”

就比如太子,难道真的想跟杨家联姻么,还不是为了顺李隆基的心意?

再比如韩国夫人,一边忧心广平王已经有了一个八岁的庶长子,一边又希望自己的女儿有机会成为未来的太子妃乃至皇后。

这场婚事早在天宝六载就被提了出来,正是在安禄山洗三的那日。当时萧江沅在李林甫宅子里,事后只听边令诚转述,也能明白这一切都是杨钊的手笔他没有随李林甫等人出宫,原来是为了这个。

想必虢国夫人提起所谓的圣人替杨家笼络安禄山一事时,杨钊根本没信,又在比对了太子和李林甫之后,选择了太子,这才让虢国夫人劝了韩国夫人,促成了这一桩联姻。

好在广平王和韩国夫人之女崔氏,见面以后还算两情相悦,也算是这一场精打细算中,难得的好结果了。

这场婚事顺利结束后不久,李隆基再度移驾华清宫,还驾幸了杨钊在骊山的庄园,听闻杨钊嫌自己名字里有“金”带“刀”,甚不吉利,他便干脆给杨钊赐了个新名:杨国忠。

天宝九载的新年,李隆基首度在长安之外的华清宫行元日大朝,受百官贺拜。

趁着李隆基开心,萧江沅又不在,杨国忠向李隆基提了一个请求。

李隆基却没有立即答应。

当晚莲花汤殿内,李隆基把杨国忠的请求想了又想,好不容易要开口了,正赶上屏风外的萧江沅走入池中。他忙转回身来,话又吞回了肚子里。

萧江沅听到了李隆基的动静,问道:“大家可是有事?”

李隆基刚一开口,话头就跑到了别处:“今日大朝会之后,你去哪里了?听边令诚说,是有一些急事要处理,什么事?”

“还望大家恕罪,是臣的一些私事。”萧江沅犹豫了一下,道,“今日是臣这几年第一次元日没有回家,所以臣的家里人来骊山寻臣,想……拜个年。”

“大老远跑来拜个年?”李隆基俊眉一挑,“云娘的侄儿这么孝顺?”

萧江沅默认,同时不由自主地往池中沉了沉,把身上的一些暧昧的痕迹掩藏了起来。

李隆基一直在考虑该如何开口,便没对萧江沅的沉默想太多,只觉得有些尴尬。他忍耐不了多久,便试探着道:“今日国忠跟我提了一件事。”

联想到李隆基方才的不对劲,萧江沅问道:“是……与臣有关?”

“算是,也不算是。”李隆基深吸一口气,“无非就是国忠这人想得多了些,自认是罪臣之后,说是受我器重的时候,总觉得底气不足。”

“所以,他想为张氏兄弟平反?”

李隆基知道一旦开口,根本瞒不住萧江沅,便轻咳了两声,笑道:“正是。其实仔细想想,当年祖母还政于中宗皇帝,张氏兄弟多少有些功劳,只是以往积怨太多,也算活该。若当初政/变的不是中宗皇帝而是我,也会选择杀了他们以平众怒……”

“大家是在征询臣的想法?”听李隆基“嗯”了一声,萧江沅道,“大家为什么要问臣呢?大家是皇帝,只要是于国于己无伤大雅的事,想做便去做了,臣不会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