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漫天飞舞的信鸽(1 / 2)

 “主公此举是否有些太过了?曹军是我北海敌对不说,你看看我军有多少健儿死于他们刀下?为何还要加以抚恤,这不是拿北海的钱粮替曹操擦屁股么?”庞统被诸葛亮拽着出了城守府,此时再也忍不住抱怨道。

“你说范县还会被曹操复又夺回去么?”诸葛亮淡淡一笑,并不回答却反问道。

“那必然是不可能的,主公占着的地盘,还不曾听说被人夺回去的。只是这又如何?给此地百姓分配田地牲口,按照安抚流民之法对待也就罢了,那些曹军家属本就是我军的敌对分子,不降罪与他们已经是莫大的恩情,怎么能反而给予抚恤?这不是叫我北海将士和百姓寒心么?”庞统读书时便颇有些赞成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因此行军布政注重法制,尤其是主张对占领区百姓要区别对待,用更为严厉的法度加以制裁。

“大而化之之为圣,主公此举才是真正的大义凛然。兄长你强调区分敌我固然是节省了北海资源,又能叫众军和北海百姓心安,只是这些都是权宜之计,若是要长治久安,对百姓就不能有一毫偏颇,战死的曹军家属也是军属,虽然与我军立场敌对,但从亲情角度看来,他们同样失去了儿子、丈夫和父亲,难道就不值得同情?再者放眼天下,都是大汉的领土和臣民,主公替天子征讨不臣,只问首恶余者不咎,这样做法不正是宣扬天子的恩泽么?以此法教化百姓,那么其他诸侯治下民心都会向着主公和天子,到时候还有谁会跟朝廷作对?跟北海为敌?”诸葛亮见庞统咄咄逼人,只好耐心地劝说道。

庞统一身才华少人能及,只是气量心胸未免有些狭窄,他这套观点虽然对于北海集团来说是一心为公,但放眼天下却有些自私自利,小集体主义太过浓厚。

诸葛亮虽然比庞统年轻几岁,但大局观却是最为难得的,郭嘉每每和辛锐私底下论起卧龙、凤雏二人才德,都对诸葛亮的战略眼光称道不已,将庞统与他放在一起带兵,正是想叫二人互相影响,尤其是让庞统变得心胸开阔、更加大器一些。

“也罢,主公既然下了明令,这遭便照做就是。只是回头我还是要找主公谈论此事,若不拿个章程出来,来日我军每下一地都要这般厚加抚恤,只怕北海府库迟早要被散空了。”庞统叹口气,一脸的不情愿。

人长得丑,行事还这般小家子气,看你如何讨得到媳妇!诸葛亮暗自腹诽庞统道,只是面上仍旧笑意不断:“我的兄长,你想到的主公和奉孝先生会想不到么?主公曾说过,北海有的是钱,并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莫说大汉十三州的百姓,就是算上匈奴、羌、氐等异族需要安抚时,也拿得出来,这是其一;再者你也不想想,占领一地之后,百姓在天子和主公的恩德感召之下必然更加卖力地投入耕种或者生产,我北海的政治原本就优于其他诸侯,生产工具也更先进,如此一来占领地区岂不又变成一个新的府库?过不几年,兄长你算一算,是我们付出的抚恤多,还是百姓回报的钱粮多?还有,北海现在最缺的是什么?不是钱粮,正是人口。有了横跨兖、青、豫、徐四州这样广袤的领地,如果没有百姓来垦荒种田,拿什么支撑起我们数十万大军的消耗?百姓种粮,商贾贸易,我们收取税赋,拿出钱粮回馈百姓,百姓得到实惠,更加努力地劳作,由此才能保证朝廷和军队的正常运转。这在主公口中,叫做‘良性循环’。若是一味压榨百姓,不懂得体恤民间疾苦,那便很容易失了民心,失了民心的统治者,必然会被百姓推翻。”说到这里,诸葛亮故作神秘地四下看了看,又压低声音道:“想想桓帝、灵帝时,为什么有数百万黄巾军造反?那不都是被朝廷压榨的没了生路的百姓么?”

“呃......你小子倒是个辩才。”庞统抽了抽鼻子,一脸的乌云都散了:“这么说起来我还真是有些小器了,日后少不得多去主公那里,听听奉孝先生和主公谈事,也好对北海的大政方针多了解一些。”

“兄长总算开了窍,不枉我一番苦口婆心。”诸葛亮促狭一笑。

“亮哥儿,敢情找了媳妇腰杆硬了是么?怎的我也是你的舅哥,你对我这般态度,也不怕我找黄家妹子告你的状去!不过你在治理地方的经验上,的确颇有建树,今后可要多和我聊聊。”庞统没了心结,此刻也有心情和诸葛亮说笑起来,自从来北海结识了诸葛亮,他发现这小子最对自己脾胃,再加上辛锐做主给诸葛亮和黄月英订了亲,作为双方好友的庞统更是不把诸葛亮当外人了。

“小弟不过是比兄长早到北海一些时日,在地方做了些行政事务而已,才对主公大政方针有所了解,不足道哉。反而是行军作战,兄长往往能出奇谋,又坚决果断,这点亮深深佩服,少不得要请兄长多加指点。”诸葛亮从订婚之后,变得越发沉稳,很少见到之前那个活泼俏皮的亮哥儿,令辛锐和郭嘉都大叹神奇。

也正是这种沉稳,与庞统的偏执激进形成鲜明对比,才使这两人性格互补,很快打成一片,这不得不说是天意和缘分了。

两人一路说着,来到城中军队驻地,正碰上指挥军士清理战场的张辽。从他口中得知,此时许褚和马超正率大部军马在城中四下戒严,搜索残余曹军,安抚民众,修葺城墙等等任务都有条不紊地开展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