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劳动改造(1 / 2)

 在甄府待到子时末,数算之法传授的差不多之后,辛锐见夜已深重,不好再打扰甄远一家休息,于是将天子赐婚之事简短做了说明,便告辞甄远,打道回府。

甄远见皇帝为辛锐和侄女赐婚,也是与有荣焉,心情颇为激动,赶忙应承自己将尽快准备侄女嫁妆,以待天子降诏。送走辛锐之后,甄远又和侄女连夜研究那珠算法则,直到天明,叔侄二人痴迷此道,竟是忘记了休息。

次日一早,辛锐方才起床洗漱完毕,便听府外一阵喧哗,家人来报,才知是辛霸、糜芳、诸葛亮等人得知自己回军,尽皆回北海述职。

将风尘仆仆的众人引进内堂,辛锐命家人奉上茶点,一路奔波,众人也是饥渴,当下不客气,便和辛锐一同用了早点,这才回复一些精神。

“向民、子方,平原和东平近况如何?”这两处都是战略要地,因此辛锐最先向二人问道。

“俺师傅将平原经营的铁桶一般,现下四万兵马加上数万预备役,四五座军寨,袁绍怎敢窥视?”辛霸傲然答道,“这番俺回来述职,师傅仍在安排军民筑城,俺临行前他叫俺告诉大将军,不必担心平原。”

简短的一句不必担心,辛锐便知太史慈胸有成竹,必能稳稳守住平原。

“有子义在彼,我无忧矣。听说前番我出军征讨曹操之时,袁绍虽未对平原下手,却也叫颜良引军五万驻在南皮,大有震慑之意,但袁绍也是智术短浅到了家,不知那颜良先前曾在平原折了五千兵马么?还敢派他领军。”辛锐哂笑道。

“话虽如此,但在下觉得袁绍此举也不无聪明之处,颜良前番虽败于将军之手,但毕竟是员大将,治军颇为严谨,又有郭图坐镇南皮,出谋划策。这回袁绍遣颜良领兵,此人必定倍加警惕,因此倒是一个劲敌,再者也可看出袁绍之意并不在我平原,颜良屯兵南皮,也是守多攻少,防备为主,安知不是袁绍之良谋?”郭嘉却对此颇为重视,提出不同意见道。

“唔,这倒是,目下子义和颜良屯兵相拒,也算势均力敌,袁绍于平原自然可以高枕无忧,安心围剿公孙瓒。既然如此,也不能叫袁绍太舒服了,过几日北海军士休整完毕,我等便去平原再会会颜良。”辛锐点头赞成道。

“时下隆冬腊月,不宜进兵,河北天气寒冷,若是军士不服水土,反而不妙,在下以为还是待来年春天再做打算。”郭嘉又劝谏道。

“好,就依奉孝所言。”辛锐有了郭嘉这个神算子,自己着实轻松不少。

“回禀大将军,东平、任城等国先时还有小股曹军时时袭扰,自大将军大败曹操于豫州后,范县等地曹军便偃旗息鼓,紧守城池,再也没了动静。是以这数月移民颇为顺利,数千军兵加上数万预备役,协助百姓垦荒筑房,预计明年秋收时不仅可以自给自足,还能向北海献纳不少粮草。”糜芳也是志得意满,虽然领地的战略位置不比平原,但自己统辖着方圆数百里的军政民政,如今成绩斐然,怎能不喜。

“嗯,子方做的不错。东平、任城各处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利便捷,气候适宜,若是经营得当,必然成为我军一个重要的粮草基地。当下寒冬腊月,天气寒冷,需要做好百姓的安置,棉服布匹,你尽可去向子仲、公佑讨要。”辛锐叮嘱道。

“末将遵命。”糜芳是糜竺之弟,虽是武将出身,但于政略上受其兄耳濡目染,也多少有些心得,因此移民垦荒之事,倒也做的中规中矩,有些成果。

“亮哥儿,说说你在泰山的所见所感吧?”辛锐嘱咐完糜芳,转头看向一直倾听众人交谈,微笑不语的诸葛亮。

数月不见,诸葛亮肤色变黑,身躯比先前略显壮硕,整个人成熟稳健不少,越发地精气内敛,有些大家风范了,辛锐之所以将他派到泰山协助臧霸四兄弟,便是想叫他前去历练一番,以求能早日堪当大任。

“亮在泰山、琅琊,无非在厅堂之时给众位将军写写表章文书,向臧将军的令尊讨教些狱法典籍,闲暇时便去田间地头,和移民百姓一起垦荒,大将军所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亮始终记在心里,因此不管何事,都亲力亲为地试上一番,对先前所学天文地理,风土人情,大有裨益。”诸葛亮侃侃而谈道。

见辛锐和郭嘉都是一脸赞许,诸葛亮颇为腼腆道:“前些日子臧将军写书信回泰山,我等都看了,臧将军于信中对奉孝先生推崇不已,提到先生的十胜十败之论,真可谓字字珠玑,金玉之言,因此亮有个不情之请,望大将军下次出兵时,千万带上亮同行,亮要跟着奉孝先生,学学临阵对敌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