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救驾1(1 / 2)

 贾诩带来的消息,在北海一石激起千层浪。

太守府中,杨彪顿足大哭,孔融亦是悲愤不已,这些汉家老臣,闻听郭、李二贼火并,想到天子即将蒙难,皆是如丧考妣。

辛锐等人亦是面色不虞,沉默不语。

半晌,杨彪咬牙切齿道:“天子若遭二贼戕害,我等皆无根之木矣。我只今日便去长安救驾,即使死,也要死在天子处。”

杨修慌忙跪下哭道:“父亲莫要悲伤,还是想个万全之策,迎回天子,小将军神通广大,必然能化险为夷,父亲且放宽心。”

杨彪怒道:“我等身为汉臣,自当扶保天子,待你们想出万全之策,只怕天子早已……这天杀的郭、李二贼。老夫恨不能食其肉、寝其皮。”

见杨老头如此决绝,辛锐心中不忍,赶紧道:“老太尉休慌,我等这便前去营救天子,此行老太尉便请同去,适才我已算了一卦,天子虽是受些惊吓,但毕竟上天眷顾,有惊无险,并无性命之忧,老太尉大可放心。”

杨彪对辛锐还是信得过的,见说止住哭声,忙道:“老夫正是必要同去,你们这些后生,毛手毛脚,只恐惊了驾。”

众人又想笑,但想想时机不对,因此不敢笑出来。

辛锐接下来便是点将道:“此次前去,山高路远,若是带兵,多了则粮草不济,少了则不足用,况且北海目下兵员短缺,与袁绍、曹操皆要防护备战,因此只扮作商旅,一行数十人前去足矣。孟起、老太尉、童老先生可随锐一行,其余众人留在北海,治政、练兵等等诸事,就劳烦诸位了,另外,还请文和勿辞劳苦,随我等同去。”

众人欣然领命,杨彪问道:“只我几个前去,倘若有危险,自顾尚且不暇,怎能护驾?”

辛锐笑道:“老太尉忘记小子所说方才占了一卦?此行必然顺利,请老太尉安心。”

“如此便再信你这一回,我这条老命倒不打紧,只恐天子受难,不要多说了,都回去准备去吧,只今日便要上路。”杨彪急不可耐道。

辛锐出得太守府,对身边的赵云道:“子龙,我这次去迎天子,怕是要过些时日才能回来。北海军事,便请你暂为代管,等我回来之后,你有什么话想与我说,我们再谈,可以吗?”

赵云郑重道:“请小将军放心,云一定尽力。”

自平原回到北海之后,辛锐觉出赵云有些郁郁寡欢,虽是他并不表露出来,但如何瞒得过辛锐眼睛。

赵云还是对刘备念念不忘的吧,唉!不论如何,辛锐决定尊重赵云的选择,不能因为自己对他有恩便勉强于他,哪怕自己再欣赏他,也不行。

贾诩的事情来得突然,辛锐来不及和赵云深谈,只好先以北海军事托付于他,等回来之后,再找时间交流。不过辛锐对赵云是一万个放心的,他绝不会因为自己心理问题而耽误北海大计。

童老爷子倒是在北海住的很享受,他虽是个武人,但并不粗俗,于文学亦有颇深的造诣,是以和杨彪、陈珪等老头迅速打成一片,看样子就准备在北海安度晚年了。

夏侯兰亦是被北海军势深深吸引,几日来都追在许褚身后,见天往校军场跑,辛锐知夏侯兰亦有不俗武艺,便叫他也做了校尉,并在讲武堂报名入学,统兵、学习两不耽误。

众人不一会都准备完毕,在太守府前集合,仍旧如前时在冀州一样,几辆马车,数十匹马,数十伙计,张三、王五、麻六都在其列,见了辛锐,各个精神振奋,仿佛要上阵杀敌一般。

杨彪原本甚是厌恶马超,此时大事在身,亦顾不得再计较这些了,辛锐、杨太尉和贾诩都上了马车,童渊、马超带领众伙计骑马,赶了货车,一行浩浩荡荡,离了北海,径往司州去了。

孔融率众在太守府前依依惜别不提。

贾诩于路上向众人道出自己反间之计:利用郭妻善妒,叫自己夫人去造谣说郭汜与李傕妻子有染,郭妻自然不能容忍,必然叫郭汜与李傕为敌。

杨彪叹道:“你这计虽是巧妙,但对天子却是大大不利啊,二贼争斗起来,倘若稍有差池,伤了天子,你这不是罪魁祸首!”

辛锐道:“文和这计险则险矣,却并不会关系天子安危,郭、李二贼若是有胆冒天下大不韪弑君的话,乍入长安之时便早做下了,何苦等到现在?况且只有他二人争斗,才能自乱阵脚,叫我等浑水摸鱼、乱中取胜救出天子,若是二人不起争斗,长安城城高壕深,西凉军又战力惊人,再想救出天子,怕是千难万难了。”

贾诩微微点头,并不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