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天堂悲歌1.布列塔尼(2 / 2)

诗意的情感 纪实 2539 字 2019-06-06

那是宗教信仰盛行和宗教热情高涨的时期。在遍布荒野和人烟稀少的布列塔尼的乡间野外,甚至在山间峡谷地带,都可以看到有一座座小型的教堂拔地而起,耸立在一片蛮荒山野之中。但是,教堂似乎是一种文明的象征,也是一种无声的召唤。当一位清贫的教士或是牧师来到一片无人的荒野之中,向当地的主教申请到一片土地,他们就在这里盖起一个小型教堂,甚至是一间简陋的小屋,便在里面修行。渐渐地来教堂祈祷和做礼拜的人就在教堂的门前踩出一条路,把更多的人带到这里。日久天长,小教堂或是小茅屋便会变成一座宏伟美观的哥特式建筑。

教堂的教士和牧师一般为有文化有学问的知识分子,他们除去日常的修行和传道,还要参加日常的农业劳动,要种庄稼,收土豆,但他们可以收取一些税物,也可以把土地出租给农民。教堂和修道院是当地文化医疗的中心。他们可以办学,为百姓行医,并收取一定的费用。他们还经常得到富人和百姓的募捐,并通过把他们的子女安排在教堂和修道院里收取一定的钱财。

因为教堂和修道院是教学的地方,所以,所有的学生从小受到基督思想的灌输和教育,他们长大后也会把基督和教堂当成他们个人奋斗和出人头地的一种途径。基督教义灌输的是基督教道德和学说的准则。新旧约圣经六十六卷全为神所默示写成,为基督徒信仰行为的唯一最高准则。要求圣徒严格遵循圣洁、公义、爱人、施舍、禁食、祷告、爱仇敌、进入光明、勿爱钱财、毋论断人、真诚无欺、听道行道等信条。与圣经真理相违背者,被定为异端,是要受到相应的惩罚。

在这个威尔士人和高卢人厮杀和争夺了几百年的蛮野地带,在这个远离巴黎文明的偏远边区,宗教文化和德性正雨后春笋,润物无声般渗入在这片土地上,那一片片荒野中和小镇边徒然立起的尖顶教堂正在悄悄地改变着这里人的生活和习俗。也正是在这里,在900年前的1079年,诞生了一位欧洲12世纪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

这一年,有个叫皮埃尔阿伯拉尔的男孩出生在布列塔尼南斯不远的小镇勒帕莱。父亲贝伦加尔是当地一位家境殷实的小贵族。母亲露西亚是个漂亮的妇人。这个男孩是家里的长子,未来的生活对他展示出美好的憧憬。他要么会以长子的身份继承富贵的家业,要么成为天主教会的神职人员。

但是,这个男孩却是个天才。从幼年时期起,他就痴迷于被称之为“自由艺术”的语法、修辞和逻辑的“三艺”和算术、几何、音乐和天文的“四艺”。这是那个时代每个贵族子弟必学的课程。他对这些课程的兴趣达到痴迷的程度,并表现出极高的天赋,所以,在他十岁时,就以亚里士多德的门徒而自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