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压力(1 / 2)

 耿照杰听完了孙祖杰的指示,不由得有些苦笑,他现在越来越发现虽然备受重用,但是同样压力也非常之大,简直是被放在火坑中呀!

这要从华投的现状说起,华投相比于国内其他部委企事业单位,最大的优势就是有外汇,有大量的外汇,手里的外汇多的让人咂舌。

所以一大批人钻空脑袋也要来华投上班,一是出国方便,二是华投各个驻外企业内部管理体制相对灵活,收入跟表现挂钩,根本没有大锅饭,最典型的就是华投港岛。

这也是没有办法,华投港岛手底下那么多电子技术人才,不可能国外专家吃香的,喝辣的,他们只拿了微薄的工资,这不是逼人逃走吗?

孙祖杰一开始就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他在天翼联络成立一开始就要求在港岛特事特办。

按照港岛技术人员的工资标准也许有些困难,但是必须保证手下的技术人才不外流,所以对他们的奖励措施一定要到位。

中央当时顾虑到天翼联络的特殊情况,也同意孙祖杰开了这个口子,随着天翼越做越大,这个口子也开的越来越厉害,到了今天,天翼集团内部对中外员工已经在表面上一视同仁。

但是由于国内的制度约束,很多拿到天翼配股的电子专家,他们事实上并不能真正拥有股权带来的收益,所以他们的实际收入还是远低于国外专家的。

但是即便如此,这些在海外工作的电子专家也已经心满意足,这些能被派出国外的人,都是人品和才干兼备的同志,能够被上级信任。

很多人甚至觉得拿的太多了,不断有人主动的把自己大部分收入上交,却被孙祖杰拒绝了。

孙祖杰曾经召集这些骨干开会,非常明确的告诉他们,“你们的贡献很大,让你们过得好,是应该的。

过去这一点,国家做得不够,现在正在改正。所以在天翼,你们不要想太多,就放心的工作,大胆的生活,谁也不会说你们不是。”

后来随着中央决策的传达,这些内地工程师才慢慢放下心来,此时在美帝和港岛的工程师待遇都有当地中产阶级的水平,有房有车的不在少数。

后来天翼游戏各个项目组相继独立,变成了一个个游戏开发公司,就完全是港岛的模式,内地出身的工程师有的成为公司老总,有的成为项目主管,都有业务提成,这已经是国外比较通行甚至是相当先进的做法了。

孙祖杰知道中央对天翼这些内地工程师的情况都看在眼里,对于孙祖杰的探索并没有说什么,只是不断派人过来调取相关资料。

他知道高层也许是在评估他这块试验田,但是既然没有明确的阻拦,那他就大胆的做下去。

先是天翼集团,然后是欧派电子港岛和倭国分公司,最后是华投港岛,凡是他管理下的驻外华投机构,他都在悄悄地进行工资体制改革,将收入与工作表现挂钩。

对于他的得寸进尺,上级还是没有说什么,就当没有看见,当然上级不是瞎子,他们当然知道华投发生的变化,但是天翼发展的这么快,跟孙祖杰的工资改革很有关系,所以他们想看看是不是可以扩大到港岛的中资企业甚至于内地,那就等等看看效果再说。

事情毕竟发生在港岛,国内知道的人都是高层,也没有多大的社会影响,就让他折腾吧,看看他能搞出什么花来。

当然这也跟孙祖杰的表现有关,随着他赚的钱越来越多,高层对他的信心也越来越足,所以以放手的方式鼓励他大胆开拓。